右額蛛網膜囊腫,幕上腦室系統輕度擴張
男友最近總是頭有時輕微不自覺的援,有頭暈的感覺.大約一周前做了CT,診斷描述:右額顱板內側可見一不規則略低密度影,邊界清晰,鄰近骨瓣受壓變長薄,腦實質未見明顯異常密度區,幕上腦室系統輕度擴張,中線結構居中,顱骨結構完整.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我們用中藥龜-龍-腦-康修復損傷腦細胞,含有豐富的神經營養因子、小分子多肽、多種氨基酸,這些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有利于病情盡快恢復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良好的心態是關健.要多些寬容,改掉不好的生活習慣,凡事看開些,心態放好了,想信本病也就好的快了.
2016-01-05 07: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22例顱內蛛網膜囊腫治療分析臨床外科雜志2000年第1期第8卷臨床經驗作者:王曉光周修玉孫德州單位:王曉光(德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53014));周修玉(德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53014));孫德州(德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253014))關鍵詞:顱內蛛網膜囊腫;手術治療分類法:R6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83(2000)01-0057-01顱內蛛網膜囊腫(Intracranialarachnoidcyests,IAC)約占顱內占位病變的1%〔1〕。我院自1986~1997年共收治22例,并追蹤隨訪1~5年,現報告如下。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男14例,女8例。年齡2~58歲,12歲以下8例,12~25歲6例,25~45歲3例,45~58歲5例,有外傷史者3例,顱內感染1例。IAC部位:側裂池11例,枕大池5例,大腦凸面5例,橋小腦角池1例。臨床癥狀:頭暈、頭昏6例,頭痛、頭昏或伴嘔吐、視乳頭水腫5例,癲癇4例,頭顱增大3例,晨練時突發頭痛、嘔吐,繼發出血1例,自幼一側肢體不全癱瘓伴癲癇1例,2例無臨床癥狀,查體時發現。輔助檢查:22例均經CT掃描,除1例因出血呈高密度外,余囊腫呈與腦脊液(CSF)等密度影像,CT值0~14,無增強效應。3例MR檢查,T1加權圖像上表現低信號,T2加權圖像為高密度信號與CSF信號一致,囊腫體積20~70ml。2.治療方法:18例行開顱切除IAC,力爭全切囊壁,全部行腦池、蛛網膜下腔疏通術。1例因繼發出血急癥手術,1例復發行囊腔-腹腔分流術,余4例保守治療。3.結果:隨訪1~5年。手術18例中,1年后復查CT,12歲以下者囊腔基本消失;12~25歲者囊腔也基本消失;25~45歲3例,囊腔大部消失;45~58歲手術1例縮小不如青少年組明顯。4例保守觀察3~5年,CT示囊腔沒有增大的趨勢。術后頭痛、嘔吐、頭昏基本消失,癲癇發作者配合藥物治療1年,僅1例發作2次,頻率已明顯降低。肢體癱瘓者肌力恢復不明顯。討論1.病因及發病機理:IAC一般分為先天性和繼發性兩類。先天性是由發生學的異常而形成,多見于兒童及青年。在蛛網膜下腔形成囊腫。繼發性是由于外傷、炎癥或手術后引起蛛網膜粘連,在蛛網膜下腔形成囊腫。2.臨床表現和診斷:IAC臨床表現與其發生部位、大小有關,臨床癥狀本身沒有特征性,其表現為:①好發于青少年男性患者;②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僅因頭痛、頭昏行CT、MRI檢查時發現;③常慢性起病,當外傷致IAC囊內出血時,可突然起病;④腦積水由囊腫阻塞CSF循環引起,也可能與CSF吸收障礙有關;⑤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囊腫壓迫可以出現癲癇,輕度運動和感覺障礙。IAC的診斷:主要靠CT或MR。IAC在CT上表現為腦皮層外低密度灶邊界清楚,無增強效應,周圍蛛網膜下腔可變形移位,局部腦組織受壓萎縮和占位效應。MRI表現為腦外占位,囊腫內信號一致,呈長T1長T2,邊界清楚,局部腦組織受壓萎縮,周圍無水腫。本組22例全部經CT掃描,19例于術前CT診斷IAC。本組有3例又行MRI檢查,2例枕大池囊腫,1例橋小腦角囊腫于術前確診IAC,術后證實。3.手術指征:①有明顯顱內壓增高者;②囊內出血者;③有癲癇頻繁發作者;④有局灶神經系統缺失癥狀者。本組18例中,1例囊內出血,4例癲癇發作,13例有不同程度頭痛,嘔吐。關于無癥狀IAC治療大多數學者認為,可不做手術,癥狀可自行消失。本組4例未行手術治療,病變位于幕上大腦表面,體積較小的囊腫,且年齡在50歲以上者。4.手術方法的選擇:IAC手術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開顱切除IAC,囊腔與周圍腦池疏通術,囊腔-腹腔分流術。本組18例全部采用囊壁切除加腦池、蛛網膜下腔疏通術,效果滿意,僅1例系腦炎患者術后3個月行分流術。因此我們認為開顱切除囊腫應為首選方法,手術中力爭切除囊壁,這是防止IAC復發的關鍵。不能完全切除者,應行腦池蛛網膜下腔疏通術,建立良好的循環通路。對于囊腫-腹腔分流術不作首選,一是少年兒童隨著身高增長需換管;二是有堵塞分流管的可能性;三是手術創傷范圍大。對于復發的IAC行腹腔分流仍不失為替代方法??傊?,通過對22例IAC治療的隨訪,我們認為IAC的臨床表現與其發生的部位大小有密切關系,治療后腦組織復位的快慢及IAC縮小的程度取決于年齡因素。因此,對于青少年組有手術指征的IAC應積極手術治療,對于癥狀不典型或無癥狀,體積較小IAC,患者年齡50歲以上者可保守治療。
2016-01-05 04: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