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異位性皮炎(Afodicdermafifis)又名異位性濕疹或遺傳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炎這一病名為1933年由瓦也斯(Wise)及蘇茲伯格(Sulzberger)最早提出的.而“異位性”一詞為柯卡(coca)于1925年首先倡議,其含義是:患者或家族成員易罹患哮喘病,枯草熱,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等疾病史;對異種蛋白過敏;病人血青中lgE值增高;患者血青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 異位性皮炎的泡湯族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皮膚正在發炎時千萬不要泡湯. 2.盡量選擇中性泉質或弱酸性泉質的溫泉來泡. 3.泡湯時間不要太長,每15分鐘要起來休息一下. 4.泡完湯務必要以清水沖洗干凈,注意勿讓泉水殘留在皮膚皺折處,特別要注意腳趾縫,手指縫,肚臍,腋下等處. 5.泡湯前后切忌以手用力搓抓皮膚. 6.如果泡完湯之后覺得皮膚很干燥,應立即薄薄涂抹凡士林或其它潤滑劑. [病因及發病機制] 異位性皮炎病因和發病機制頗為復雜,至今為止尚未完全闡明. 該病原因之一遺傳性過敏素質格外惹人注意,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員對某些體內外物質的敏感性往往高于正常人.據統計表明:雙親皆有“異位性”表現者約70%后代也可呈“異位性”;若父母中僅一方見“異位性”則子女大致半數可見有“異位性”;然而在“異位性”病人中還有40%的父母未發現“異位性”. 本病的變應原以食物,特別是蛋白質食品尤為常見.另外,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各種物質,如屋塵,花粉,動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視.通常認為嬰兒期似乎是以食物過敏為主,而兒童期后卻對吸入物過敏居多. 除上述以外,季節氣候變化,精神緊張,強烈搔抓刺激,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劇. 異位性皮炎發病機制既可以是變態反應,也有非變態反應.其中有許多問題尚未獲得一致結論,而且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對此需要今后努力實踐,積極去探討研究.
2016-01-05 19: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異位性皮炎是由于機體免疫調節紊亂所導致的皮膚變態反應病,中醫講與血液濕熱有一定關系,以抗過敏,抗組胺,調節免疫,清熱利濕為主要治療方法平時忌辛辣刺激海鮮燒烤,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保持良好的情緒和睡眠,可口服百癬夏塔熱片,維生素B和C等,外用皮毒清軟膏等,平時避免對皮膚強刺激,以免對皮膚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016-01-05 16: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