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眩暈問題有多種情況的比如美尼爾綜合癥問題或者是位置性眩暈問題耳石癥問題等中醫中藥方面的治療應該是幫助不大的建議你盡快確診你的眩暈來源然后再進行具體的針對性治療
2016-01-04 18: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的情況這一般考慮是需要經過正規治療,一般都是可以治療好的,建議可以配合服用中藥治療,效果很好的。
2016-01-04 08: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眩暈問題有多種情況的比如美尼爾綜合癥問題或者是位置性眩暈問題耳石癥問題等。中醫中藥方面的治療應該是幫助不大的建議你盡快確診你的眩暈來源然后再進行具體的針對性治療。
2016-01-04 05: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眩暈癥眩暈癥是最常見的臨床綜合征,隨著人口老齡化,本癥發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國內外醫務界廣泛重視。Smith(1993)報道眩暈是門診常見癥狀的第三位。它涉及多個學科,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癥。據統計,眩暈癥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門診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暈癥,占老年門診的81-91%;其中65歲以上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什么是眩暈?眩暈是目眩和頭暈的總稱,以眼花、視物不清和昏暗發黑為眩;以視物旋轉,或如天旋地轉不能站立為暈,因兩者常同時并見,故稱眩暈。眩暈的分類:真性眩暈、假性眩暈1、真性眩暈是指由于眼、本體覺或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根據受損部位不同,可以分為眼性、本體感覺障礙性和前庭性眩暈。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多數癥狀較重,如美尼爾綜合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干梗塞等,常反復發作。眼性眩暈可以是生理現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車上長時間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現眩暈及鐵路性眼震;在高橋上俯視腳下急逝的流水,會感到自身反向移動和眩暈。這些都是視覺和視動刺激誘發的生理性眩暈,脫離環境癥狀就會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現復視和眩暈。本體感覺障礙引起的眩暈稱為姿勢感覺性眩暈,見于脊髓空洞癥、梅毒患者因深感覺障礙和運動失調而引起的眩暈。2、假性眩暈是指由于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癥、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及神經官能癥等,幾乎都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癥狀,患者感到“飄飄蕩蕩”沒有明確的轉動感。病史和臨床癥狀體征1、眩暈發作前的情況發病前有無煙酒過度、精神情緒不穩、勞累失眠等因素。2、眩暈發作情況(1)夜間還是晨起發病,突然發病還是緩慢發病,(2)首次發病還是反復發病;(3)何種情況下發病,體位改變、扭頸,或某種特殊體位發病;(4)眩暈的形式是旋轉還是非旋轉性的;(5)強度能否忍受,意識是否清楚;(6)睜、閉眼時眩暈是減輕還是加重,聲光刺激、變換體位時眩暈是否加重。3、眩暈伴發癥狀(1)自主神經癥狀:血壓變化,出汗,面色蒼白,腹瀉;(2)耳部癥狀:耳聾,耳鳴,耳悶;(3)眼部癥狀:眼前發黑,復視,視物模糊;(4)頸部癥狀:頸項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動受限;(5)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頭痛,意識障礙,感覺運動障礙,語言或構音障礙等。眩暈應該做哪些檢查?前庭功能檢查:(1)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2)眼球震顫(3)眼震電圖(4)平衡姿勢圖聽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伴眩暈的各種常見全身性疾病1、腦血管性眩暈:突然發生劇烈旋轉性眩暈,可伴有惡心嘔吐,10-20天后逐漸減輕,多伴有耳鳴、耳聾,而神志清晰。2、腦腫瘤性眩暈:早期常出現輕度眩暈,可呈搖擺感、不穩感,而旋轉性眩暈少見,常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癥狀,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3、頸源性眩暈:表現為多種形式的眩暈,伴頭昏、晃動、站立不穩、沉浮感等多種感覺。眩暈反復發作,其發生與頭部突然轉動有明顯關系,即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臥時的變位性眩暈。一般發作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鐘不等,亦有持續時間較長者。晨起時可發生頸項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頸神經根壓迫癥狀,即手臂發麻、無力,持物不自主墜落。半數以上可伴有耳鳴,62-84%患者有頭痛,多局限在頂枕部,常呈發作性跳痛。4、眼源性眩暈:非運動錯覺性眩暈,主要表現為不穩感,用眼過度時加重,閉眼休息后減輕。眩暈持續時間較短,睜眼看外界運動的物體時加重,閉眼后緩解或消失。常伴有視力模糊、視力減退或復視。視力、眼底、眼肌功能檢查常有異常,神經系統無異常表現。5、心血管性眩暈:高血壓病引起的眩暈通過血壓測定可以明確診斷。頸動脈竇綜合征可以導致發作性眩暈或暈厥。發病誘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頸動脈受壓的因素,如急劇轉頸、低頭、衣領過緊等。6、內分泌性眩暈:低血糖性眩暈常在饑餓或進食前發作,持續數十分鐘至1小時,進食后癥狀緩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勞感,發作時檢查血糖可發現有低血糖存在。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以導致眩暈,臨床以平衡障礙為主,對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檢查可以確診。7、血液病導致的眩暈:白血病、惡性貧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暈,通過血液系統檢查可以確診。8、神經官能性眩暈:病人癥狀表現為多樣性,頭暈多系假性眩暈,常伴有頭痛、頭脹、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鳴、焦慮、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神經官能癥表現,無外物旋轉或自身旋轉、晃動感。對于4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注意與更年期綜合征鑒別。眩暈的預防和治療患有眩暈的病人外出時應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發生。1、腦血管性眩暈:夏冬季節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發生各種腦血管意外,?/div>2014-12-0520:05:31向我提問
2016-01-04 01: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眩暈癥眩暈癥是最常見的臨床綜合征,隨著人口老齡化,本癥發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國內外醫務界廣泛重視。Smith(1993)報道眩暈是門診常見癥狀的第三位。它涉及多個學科,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經歷此癥。據統計,眩暈癥占內科門診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門診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暈癥,占老年門診的81-91%;其中65歲以上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什么是眩暈?眩暈是目眩和頭暈的總稱,以眼花、視物不清和昏暗發黑為眩;以視物旋轉,或如天旋地轉不能站立為暈,因兩者常同時并見,故稱眩暈。眩暈的分類:真性眩暈、假性眩暈1、真性眩暈是指由于眼、本體覺或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根據受損部位不同,可以分為眼性、本體感覺障礙性和前庭性眩暈。前庭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多數癥狀較重,如美尼爾綜合征、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干梗塞等,常反復發作。眼性眩暈可以是生理現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在列車上長時間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現眩暈及鐵路性眼震;在高橋上俯視腳下急逝的流水,會感到自身反向移動和眩暈。這些都是視覺和視動刺激誘發的生理性眩暈,脫離環境癥狀就會消失。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現復視和眩暈。本體感覺障礙引起的眩暈稱為姿勢感覺性眩暈,見于脊髓空洞癥、梅毒患者因深感覺障礙和運動失調而引起的眩暈。2、假性眩暈是指由于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貧血、尿毒癥、藥物中毒、內分泌疾病及神經官能癥等,幾乎都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癥狀,患者感到“飄飄蕩蕩”沒有明確的轉動感。病史和臨床癥狀體征1、眩暈發作前的情況發病前有無煙酒過度、精神情緒不穩、勞累失眠等因素。2、眩暈發作情況(1)夜間還是晨起發病,突然發病還是緩慢發病,(2)首次發病還是反復發病;(3)何種情況下發病,體位改變、扭頸,或某種特殊體位發病;(4)眩暈的形式是旋轉還是非旋轉性的;(5)強度能否忍受,意識是否清楚;(6)睜、閉眼時眩暈是減輕還是加重,聲光刺激、變換體位時眩暈是否加重。3、眩暈伴發癥狀(1)自主神經癥狀:血壓變化,出汗,面色蒼白,腹瀉;(2)耳部癥狀:耳聾,耳鳴,耳悶;(3)眼部癥狀:眼前發黑,復視,視物模糊;(4)頸部癥狀:頸項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動受限;(5)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頭痛,意識障礙,感覺運動障礙,語言或構音障礙等。眩暈應該做哪些檢查?前庭功能檢查:(1)診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檢查:包括直立傾倒試驗、原地踏步試驗、扭頸試驗等;(2)眼球震顫(3)眼震電圖(4)平衡姿勢圖聽功能檢查:影像學檢查:頭顱CT、MRI等以明確有無頭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其他內科檢查:包括血壓、心電圖、生化檢查等。伴眩暈的各種常見全身性疾病1、腦血管性眩暈:突然發生劇烈旋轉性眩暈,可伴有惡心嘔吐,10-20天后逐漸減輕,多伴有耳鳴、耳聾,而神志清晰。2、腦腫瘤性眩暈:早期常出現輕度眩暈,可呈搖擺感、不穩感,而旋轉性眩暈少見,常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癥狀,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3、頸源性眩暈:表現為多種形式的眩暈,伴頭昏、晃動、站立不穩、沉浮感等多種感覺。眩暈反復發作,其發生與頭部突然轉動有明顯關系,即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臥時的變位性眩暈。一般發作時間短暫,數秒至數分鐘不等,亦有持續時間較長者。晨起時可發生頸項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頸神經根壓迫癥狀,即手臂發麻、無力,持物不自主墜落。半數以上可伴有耳鳴,62-84%患者有頭痛,多局限在頂枕部,常呈發作性跳痛。4、眼源性眩暈:非運動錯覺性眩暈,主要表現為不穩感,用眼過度時加重,閉眼休息后減輕。眩暈持續時間較短,睜眼看外界運動的物體時加重,閉眼后緩解或消失。常伴有視力模糊、視力減退或復視。視力、眼底、眼肌功能檢查常有異常,神經系統無異常表現。5、心血管性眩暈:高血壓病引起的眩暈通過血壓測定可以明確診斷。頸動脈竇綜合征可以導致發作性眩暈或暈厥。發病誘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頸動脈受壓的因素,如急劇轉頸、低頭、衣領過緊等。6、內分泌性眩暈:低血糖性眩暈常在饑餓或進食前發作,持續數十分鐘至1小時,進食后癥狀緩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勞感,發作時檢查血糖可發現有低血糖存在。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以導致眩暈,臨床以平衡障礙為主,對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檢查可以確診。7、血液病導致的眩暈:白血病、惡性貧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暈,通過血液系統檢查可以確診。8、神經官能性眩暈:病人癥狀表現為多樣性,頭暈多系假性眩暈,常伴有頭痛、頭脹、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鳴、焦慮、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神經官能癥表現,無外物旋轉或自身旋轉、晃動感。對于4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注意與更年期綜合征鑒別。眩暈的預防和治療患有眩暈的病人外出時應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發生。1、腦血管性眩暈:夏冬季節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發生各種腦血管意外,?/div>2014-12-0716:21:03向我提問
2016-01-03 21: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