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因為你的寶寶已經3歲了,所以還是動脈導管未閉的話是需要積極的手術治療的。建議:現在有比較好的方法就是通過介入治療,比如使用封堵器放置的有異常通道的地方。
2016-01-04 03: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主次必須分清楚,最主要的問題是法洛四聯癥,也就是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狹窄,主動脈騎跨,和右心室肥大.其中室間隔缺損和肺動脈狹窄是必要條件.至于動脈導管未閉,這只是一個伴發畸形,是比較次要的問題.至于說動脈導管閉合與否并不是最危險的,你可能把這個和其他先心病比如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搞混了,如果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如果不存在適當大小的房間隔缺損,那么動脈導管希望是延遲閉合,我們往往是需要專門靜脈滴注前列腺素E1保持動脈導管開放的,但是你這個不是.不存在什么動脈導管閉合以后反而增加風險需要靜脈點滴前列腺素E1的,你別搞在一起了,也不知道你哪里聽來的.法洛四聯癥是一個現在可以根治的先心病,那么你可以到國內比較大一點的心臟中心手術就是.1歲以下,那么需要深度低溫停搏體外循環下手術,1歲以上體重大于10公斤的,那么可以中度低溫體外循環法手術的.目前效果還是不錯的.手術以后存活的,那么大多數可以獲得和正常相類似的生活質量和期望壽命.你就是準備錢到時候找一個大醫院做手術就是了
2016-01-04 02: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動脈導管未閉是先天性心臟病的常見類型,胎兒時期動脈導管被動開放是血液循環的重要通道,出生后15小時后發生功能性關閉,如果沒關閉則成為動脈導管未閉,動脈導管細小對患者影響較小,但較大的話會影響生長發育,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導致心功能不全和肺動脈高壓.診斷明確,除外禁忌證,原則上都應手術治療.手術適宜的年齡是4~5歲.在施行根治性手術時,要求患兒不能有氣管炎和肺炎等內科疾病.因此,家長應對有動脈搏導管未閉的寶寶特別關注,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時機,爭取如期進行根治性治療.希望能幫到您
2016-01-03 15: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潤榮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外科
-
動脈導管未閉屬于先心病的一種。這種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效果是最好的,一般做介入即可治療。
2016-01-03 08: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動脈導管未閉是最輕的一種先天性心臟病,這需要根據孩子的癥狀及導管的直徑是多少,判斷影響的大小,決定是否需要盡快手術治療。一般胎兒這個導管對全身的供血起重要作用,一般部分出生前已經閉合,有少數在出生后很快閉合。只是很少的人沒有關閉,那么會影響血液的正常流向,從而影響心臟的功能,因此直徑較大些最好手術治療,以免影響心臟。目前手術多是胸腔鏡微創手術,對于嚴重或復雜情況等則還是需要開胸的經典手術方法。
2016-01-03 07: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是胎兒賴以生存的肺動脈與主動脈之間的生理性血流通道,由胚胎左側第6主動脈弓形成,位于主動脈峽部和左肺動脈根部之間的主動脈一肺動脈通道,通常于生后10~20小時呈功能性關閉。在胎兒期,開放的動脈導管是生存所必需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多數嬰兒在出生后4周左右隨著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而迅速閉合而形成纖維條索,稱為動脈導管韌帶。動脈導管如未能閉合,稱動脈導管未閉(patentductus arteriosus,PDA)。本病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2。約有10%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臟大血管畸形,如合并主動脈縮窄,大血管轉位,肺動脈瓣狹窄,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