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鑒于您的表述,其實,急性黃疸型肝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之一,具有流行廣,發病率高之特點.建議不要過多攝入糖類,以免脂肪類物質過度生成,加重肝臟負擔;蛋白質為機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參與機體內各種重要功能,但急性期禁食高蛋白飲食,防止肝昏迷的發生.祝您身體健康!
2016-01-03 14: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3,消化道癥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泄或便秘等癥狀. 4,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癥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泄,夜盲癥,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體格檢查 全面的系統的體格檢查非常重要.首先要確定是否有黃疸,應在充史的自然光線下進行檢查.重點了解下列各項資料: 1.皮色肝細胞性黃疸輕重不一,急性黃疸皮色多呈金黃色;慢性肝內膽淤時皮色較深.梗阻性黃疸的皮色最深,皮色與梗阻程度有關,初期呈金黃色,以后由深黃變綠,后期呈灰暗甚至黑褐色,這與膽紅素氧化為膽綠素,乃至膽青素(cholecyanin)有關. 2.其他皮膚表現色素沉著見于慢性肝病和長期膽道梗阻,呈全身性,但臉部尤其是眼眶四周較著.黃色瘤或黃疣多和血內脂質滯留有關(兩者并不完全一致).血脂下降或嚴重肝功能衰竭時,黃色瘤也可縮小或消失.肝細胞性黃疸出現皮膚粘膜瘀點的較為常見,且有鼻粘膜,齒齦和口腔粘膜出血,暴發性肝功能衰竭時出現皮下大片瘀斑等出血灶,與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減少或伴發DIC有關.梗阻性黃疸的出血現象一般較輕. 3.淺淋巴結腫大急性黃疸伴全身淺淋廠結腫大,應懷疑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多無淺淋巴結腫大.進行性黃疸而有鎖骨上和其他部位淺淋巴結腫大也要考慮是否癌性黃疸.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粟粒性結構和肺部浸潤性疾病,可同時出現黃疸和淺淋巴腫大. 三,藥物治療 1.一般治療:如存在引起膽紅素腦病的高危因素,應給予對癥治療. 2.酶誘導劑:苯巴比妥5mg/(kgod),分3次口服. 3.抑制溶血過程:大劑量丙種球蛋白;一般用于重癥溶血癥的早期,用量為1g/kg,4~6h內靜脈滴注. 4.減少游離的未結合膽紅素:白蛋白:一般用于生后1周內的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用量1g/kg加葡萄糖液10~20ml靜脈滴注;也可用血漿25ml/次靜脈滴注,每日1~2次.在換血前1~2h應輸注1次白蛋白.
2016-01-03 13: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武警山西總隊醫院專家為你解答:●保持精神愉快保持一個愉快,平靜的心理對肝炎治療很重要,有助于病情穩定,阻止肝臟炎癥的發展.●注意休息應適當休息,在病情好轉后應注意動靜結合,恢復期逐漸增加活動,但要避免勞累,活動以不感到疲乏,惡心,腰痛為佳.●須連續就診無論你患有哪型肝炎,接受何種治療,都應該連續就診,直到血液檢查證明病毒已被完全清除.即使所有肝炎癥狀都已經消失,只要血中尚存有病毒,就是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病毒攜帶者.一般都可以通過療效得到很好的恢復,主要是及時正確的治療很重要!
2016-01-03 12: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個類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食欲減退,厭油,乏力,上腹部不適,肝區隱痛,惡心,嘔吐,部分病人畏寒發熱,繼而尿色加深,鞏膜,皮膚等出現黃疸.急性黃疸型肝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之一,具有流行廣,發病率高之特點,對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醫藥在防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方面療效卓著,現介紹中醫藥治療八法如下. 1.清熱解毒,利膽退黃法:此方法適用于濕熱蘊結型.癥見:身,目,小便俱黃,發熱,惡心欲嘔,腹脹納呆,身倦乏力,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用龍虎湯(龍膽草,茵陳蒿,虎杖,大青葉,連翹,梔子,茯苓,白茅根,大黃)或用茵雞黃草湯(茵陳,雞骨草,田基黃,敗醬草,白花蛇舌草)治療,療效甚佳. 2.活血化瘀法:本法適用于濕熱瘀阻型.癥見:發熱口渴,腹脹納呆,惡心嘔吐,大便干結,小便黃赤,有灼熱感,身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舌質暗紅,脈弦數.筆者用自擬方(茵陳,赤芍,丹皮,丹參,梔子,桃仁,郁金)治療黃疸型肝炎40例,總有效率為98%. 3.溫陽化濕,利尿退黃法:本法適用于寒濕困脾型.癥見:身目發黃.色暗淡,尿黃,納少,惡心,腹脹痛,大便稀溏,倦怠,舌淡,苔白膩,脈沉.方用茵陳術附湯(茵陳,白術,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茯苓,郁金,黃芪治療,療效頗佳. 4.通腑瀉濁,利膽退黃法:本法用于腑實壅滯型.癥見:鞏膜皮膚黃染,小便短少,如濃茶色,大便燥結,腹滿或脹,兩脅下脹滿拒按,口中熱臭,舌紅,苔黃厚膩或黃燥,脈弦滑數.方用茵陳蒿湯加味(茵陳,梔子,金銀花,連翹,黃柏,赤芍,枳實,郁金,金錢草,敗醬草,炙甘草,大黃,紅棗),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效果滿意. 5.清熱蠲濕,利尿退黃法:本法適用于濕熱并重型.癥見:目黃,身黃,小便黃,口苦咽干,不思飲食,倦怠乏力,脘腹脹滿,舌苔白厚膩,脈滑.方用茵陳四苓湯(茵陳,茯苓,豬苓,澤瀉,白術)加薏苡仁,車前草,杏仁等治療,效果滿意. 6.和解少陽法:本法適用于少陽邪熱,樞機不利型.癥見:身黃,目黃,小便黃,口干口苦,頭暈目眩,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脘腹脹滿,舌紅,苔薄黃,脈弦.方用小柴胡湯加味(柴胡,法半夏,黃芩,大棗,炙甘草,人參,生姜,木香,砂仁,茵陳). 7.芳香化濕法:本法適用于濕熱阻滯中焦型.癥見:身,目,小便俱黃,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干口苦,舌紅苔白膩,脈濡或濡數.方用甘露消毒丹加減(藿香,白蔻,木通,蒼術,連翹,茯苓,澤瀉,茵陳,薄荷)治之,療效卓著. 8.健脾化濕法:本法用于脾虛失運型.癥見:身目萎黃晦暗,不思飲食,腹脘脹滿,惡食,小便短黃,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濡緩.方以六神散加味(黨參,茯苓,白術,扁豆,炙甘草,山藥,柴胡,白芍,五味子,山楂,黃芪)治療成人脾虛及小兒急性肝炎,效果滿意.
2016-01-03 11: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合理飲食,飲食宜清淡可口,控制高脂肪和高糖飲食.應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肝炎飲食治療(1)保證充足的熱量供給,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較適宜.過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熱量療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高熱量雖能改善臨床癥狀,但最終可致脂肪肝,反而會使病情惡化,故弊大于利.?(2)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總熱能的60~70%.過去采用的高糖飲食也要糾正,因為高糖飲食,尤其是過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會影響病人食欲,加重胃腸脹氣,使體內脂肪貯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給主要應通過主食.?(3)為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應增加蛋白質供給,一般應占總熱能的15%,特別應保證一定數量優質蛋白,如動物性蛋包質,豆制品等的供給.?(4)脂肪攝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厭油及食欲不振等癥狀,通常情況下,不會出現脂肪攝入過多的問題.?(5)保證維生素供給.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對于改善癥狀有重要作用.除了選擇富含這些維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種維生素制劑.?(6)供給充足的液體.適當多飲果汁,米湯,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證肝臟正常代謝功能.?(7)注意烹調方法,增進食物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欲.忌油煎,炸等及強烈刺激性食品,限制肉湯,雞湯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品,以減輕肝臟負擔.?(8)采用少量多餐.
2016-01-03 05: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