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增勝 主治醫師
日照市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內科
-
癲癇患者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70%患者其發作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經2~5年的治療是可以痊愈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地工作和生活。手術治療可使部分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的發作得到控制或治愈,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難治性癲癇的預后。建議患者選擇神經組織修復療法進行治療。我院采用的神經組織修復技術可以讓多動癥患者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修復患者受損神經。
2016-01-01 11: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引起癲癇的病因非常多,醫生需要根據病史、體格檢查以及相應的輔助檢查加以明確。常見的病因有:①圍產期腦損傷:產傷、窒息、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期低血糖所致腦損傷等,是嬰幼兒癲癇較為常見的病因。②先天性腦發育異常:如巨腦回,多小腦回畸形,灰質異位癥,局部腦皮層發育不良,宮內感染致腦發育異常等。③遺傳代謝性疾病與變性病:苯丙酮尿癥、高氨血癥、丙酸血癥、甲基丙二酸血癥、神經元蠟樣質脂褐質沉積癥、維生素B6依賴癥等。④神經皮膚綜合癥:結節性硬化,神經纖維瘤病和腦三叉血管瘤病等。⑤顱內炎癥性疾病: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霉菌性腦膜炎、免疫性腦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發性硬化、腦寄生蟲病等。⑥腦血管病: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形、顱內出血、腦血管炎、腦梗塞等。⑦外傷:由外傷而致的顱內出血、顱骨骨折、腦挫裂傷等均可引起癲癇。⑧腦瘤:各種顱內腫瘤,如腦膠質瘤、腦膜瘤等。藥物治療原則是①早期用藥:出現兩次及兩次以上發作,或首次發作超過30分鐘時應該開始抗癲癇藥物治療。對于發作間歇期較長的良性癲癇(1年以上甚至更長),可以暫緩藥物治療。②根據癲癇及癲癇綜合征分類選藥:部分性發作的單藥治療可選用卡馬西平、丙戊酸、拉莫三嗪、妥吡脂、苯巴比妥、左乙拉西坦、左尼沙胺等;全面性發作的單藥治療可選用丙戊酸、拉莫三嗪、妥吡脂、左乙拉西坦等;發作分類不確定的癲癇可選用丙戊酸、拉莫三嗪、妥吡脂、左乙拉西坦等;部分性癲癇單藥治療無效需添加其它藥物治療時,可選用所有新型抗癲癇藥。③首選單一用藥:強調單藥治療,當首選的一種一線藥物已達最大可耐受劑量仍然不能控制發作,可換另一種一線或二線藥物治療,如果兩次單藥治療無效,再選第三種單藥治療獲益的可能性很小,預示屬于難治性癲癇的可能性較大,可以考慮合理的多藥治療。應選擇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避免有相同的不良反應、復雜的相互作用和肝酶誘導的藥物合用。④用藥劑量個體化:不同個體對藥物代謝的速度不同,需要監測血藥濃度,一般測定清晨空腹服藥前的藥物濃度(谷濃度),根據濃度調整藥物劑量,進行個體化用藥。⑤根據藥物的代謝動力學特點用藥:根據藥物代謝的半衰期,決定每日用藥的次數。⑥療程:抗癲癇藥需堅持服用,直至未次發作后2~5年,開始緩慢減量至停藥。經過上述科學的藥物治療,60%~80%的患兒癲癇發作可以得到完全控制。
2016-01-01 18: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