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8日晚性交后男全部癥狀心率下...
2009128日晚性交后男全部癥狀心率下降暈厥休克大小便正常飲食良好精神欠佳,血壓偏低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冠脈綜合癥治療,化驗正常,心電圖S-T段略抬高,單消,參脈,燈盞細辛,冠脈造影未見異常.頭顱CT正常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進一步檢查治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血管迷走性暈厥是指各種刺激通過迷走神經介導反射導致內臟和肌肉小血管擴張及心動過緩周邊血管突然擴張靜脈血液回流心臟減少使心臟有加快和加強收縮的反射動作某些人會因過度激發迷走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進而引起心跳忽然減慢周邊血管擴張結果造成血壓降低腦部缺氧表現為動脈低血壓伴有短暫的意識喪失能自行恢復而無神經定位體征的一種綜合征.治療目前仍缺乏血管迷走性暈厥特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對于一部分沒有前驅癥狀經常突然出現暈厥摔倒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反復發生外傷或經常暴露在易受傷的環境中的人預防性治療是需要的.治療的目標是要減少嚴重暈厥事件發生的頻率及減少外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治療有多種方法要因人而異.(一)宣教和改善生活方式血管迷走性暈厥常由某些因素觸發有些可能只在特定情況下發作.因此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宣教工作盡量避免這些觸發因素盡量停用可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一旦發生暈厥前驅癥狀時患者要立刻平躺既可避免外傷也能防止暈厥的發生.有研究報道:反復出現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患者在前驅癥狀時進行手臂和腿部的屈伸運動有助于防止暈厥發生這可能與骨骼肌泵作用增加靜脈血液回流有關.增加液體和鈉鹽的攝入也可能有助于預防暈厥發生.Younoszai和El-Sayed等研究發現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每天至少攝入2L液體和120mmol的鈉(約7g鹽)可以升高血壓增加血容量減少暈厥發生的頻率.也有部分臨床醫生建議站立訓練類似于“脫敏”療法.讓患者每天靠墻站立10~30min逐漸適應這種體位性容量變化的影響.但這種治療方法還存在很大爭議而且長期依從性較差.(二)藥物和器械治療1.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用于治療血管迷走性暈厥已經有很多年可能機制是:降低左室機械感受器的敏感性;阻滯腎上腺素的作用(暈厥前機體出現特征性的血漿兒茶酚胺水平提高兒茶酚胺釋放可以矛盾性增加對心動過緩和低血壓的敏感性激活心臟機械感受器).雖然β受體阻滯劑在非對照研究中認為是有效的但在對照研究中與安慰劑比沒有明顯差異.β受體阻滯劑可能對年齡大于42歲的一小部分病人有效.2.氟氫可的松氟氫可的松是人工合成的鹽皮質激素可以促使水鈉儲留增加有效循環血容量增加外用血管a受體的敏感性.在非對照研究中氟氫可的松對減少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發生是有效的.一項隨機的對照研究證實氟氫可的松與阿替洛爾治療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療效相似.3.血管收縮藥在美國血管收縮藥被允許用于治療體位性低血壓也能用于治療反復的血管迷走性暈厥.甲氧胺福林是a1受體激動劑能收縮血管.Ward等隨機雙盲的交叉試驗發現接受甲氧胺福林(5mg/d分3次服)治療的患者與安慰劑組比暈劂發作頻率減少生活質量提高.4.選擇性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因為5-羥色胺能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活性因此選擇性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可能會減少暈厥的反復發作.DiGirolamo的隨機對照研究認為帕羅西汀是有效的.5.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在直立傾斜試驗中觀察到大約有1/3的病人在暈厥時有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因此對于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防止暈厥發生.應用頻率應答性雙腔起搏器比較理想但由于目前缺乏臨床隨機試驗和充分的證據證實而且植入起搏器有感染出血靜脈血栓形成心包填塞等并發癥因此起搏器不作為首選治療.但是有以下這些情況的患者可以考慮安裝:沒有或者很少有前驅癥狀;其他治療無效;暈厥時有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對于這些患者心臟起搏器可能延長從前驅癥狀到意識喪失之間的時間從而讓患者能采取措施(例如:平躺)來防止暈厥發生.6.其他治療還有一些藥物如:東莨菪堿丙吡胺依那普利茶堿麻黃素等也認為有效但還需進一步證實.對于那些容易受情緒刺激誘發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可能有效.生活護理: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治療以宣傳教育為主鼓勵病人增加水鈉攝入盡量避免觸發因素出現前驅癥狀時立即平躺屈伸手臂和小腿避免外傷.
2015-12-31 20: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永賓 主治醫師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急診科
-
病情分析:血管迷走性暈厥是指各種刺激通過迷走神經介導反射,導致內臟和肌肉小血管擴張及心動過緩,周邊血管突然擴張,靜脈血液回流心臟減少,使心臟有加快和加強收縮的反射動作,某些人會因過度激發迷走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進而引起心跳忽然減慢,周邊血管擴張,結果造成血壓降低,腦部缺氧,表現為動脈低血壓伴有短暫的意識喪失,能自行恢復,而無神經定位體征的一種綜合征.治療目前仍缺乏血管迷走性暈厥特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對于一部分沒有前驅癥狀,經常突然出現暈厥摔倒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反復發生外傷或經常暴露在易受傷的環境中的人,預防性治療是需要的.治療的目標是要減少嚴重暈厥事件發生的頻率及減少外傷.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治療有多種方法,要因人而異.(一)宣教和改善生活方式血管迷走性暈厥常由某些因素觸發,有些可能只在特定情況下發作.因此,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宣教工作,盡量避免這些觸發因素,盡量停用可以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一旦發生暈厥前驅癥狀時,患者要立刻平躺,既可避免外傷也能防止暈厥的發生.有研究報道:反復出現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患者,在前驅癥狀時,進行手臂和腿部的屈伸運動,有助于防止暈厥發生,這可能與骨骼肌泵作用增加靜脈血液回流有關.增加液體和鈉鹽的攝入,也可能有助于預防暈厥發生.Younoszai和El-Sayed等研究發現,血管迷走性暈厥患者每天至少攝入2L液體和120mmol的鈉(約7g鹽)可以升高血壓,增加血容量,減少暈厥發生的頻率.也有部分臨床醫生,建議站立訓練,類似于“脫敏”療法.讓患者每天靠墻站立10~30min,逐漸適應這種體位性容量變化的影響.但這種治療方法還存在很大爭議,而且長期依從性較差.(二)藥物和器械治療1.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用于治療血管迷走性暈厥已經有很多年,可能機制是:降低左室機械感受器的敏感性;阻滯腎上腺素的作用(暈厥前機體出現特征性的血漿兒茶酚胺水平提高,兒茶酚胺釋放可以矛盾性增加對心動過緩和低血壓的敏感性,激活心臟機械感受器).雖然β受體阻滯劑在非對照研究中認為是有效的,但在對照研究中,與安慰劑比沒有明顯差異.β受體阻滯劑可能對年齡大于42歲的一小部分病人有效.2.氟氫可的松氟氫可的松是人工合成的鹽皮質激素,可以促使水鈉儲留,增加有效循環血容量,增加外用血管a受體的敏感性.在非對照研究中,氟氫可的松對減少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發生是有效的.一項隨機的對照研究證實,氟氫可的松與阿替洛爾治療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療效相似.3.血管收縮藥在美國,血管收縮藥被允許用于治療體位性低血壓,也能用于治療反復的血管迷走性暈厥.甲氧胺福林是a1受體激動劑,能收縮血管.Ward等隨機雙盲的交叉試驗發現,接受甲氧胺福林(5mg/d,分3次服)治療的患者,與安慰劑組比,暈劂發作頻率減少,生活質量提高.4.選擇性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因為5-羥色胺能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活性,因此,選擇性5-羥色胺重吸收抑制劑可能會減少暈厥的反復發作.DiGirolamo的隨機對照研究認為帕羅西汀是有效的.5.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在直立傾斜試驗中觀察到,大約有1/3的病人在暈厥時有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因此,對于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防止暈厥發生.應用頻率應答性雙腔起搏器比較理想,但由于目前缺乏臨床隨機試驗和充分的證據證實,而且植入起搏器有感染,出血,靜脈血栓形成,心包填塞等并發癥,因此起搏器不作為首選治療.但是有以下這些情況的患者可以考慮安裝:沒有或者很少有前驅癥狀;其他治療無效;暈厥時有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或停搏.對于這些患者,心臟起搏器可能延長從前驅癥狀到意識喪失之間的時間,從而讓患者能采取措施(例如:平躺)來防止暈厥發生.6.其他治療還有一些藥物如:東莨菪堿,丙吡胺,依那普利,茶堿,麻黃素等也認為有效,但還需進一步證實.對于那些容易受情緒刺激誘發的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可能有效.生活護理:血管迷走性暈厥的治療以宣傳教育為主,鼓勵病人增加水鈉攝入,盡量避免觸發因素,出現前驅癥狀時,立即平躺,屈伸手臂和小腿,避免外傷.
2015-12-31 18: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