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今年五歲多了,從出生到現在全身一直...
我女兒今年五歲多了,從出生到現在全身一直搔癢,吃過不少中藥,以前到了夏天會稍有好轉,但從去年秋天到現在幾乎沒有變化,奇癢難忍,下肢更為嚴重,經常抓得出血,并有滲液,頭上像頭皮屑一樣厚厚的一層。我們看了醫生,說是過敏體質(可我們的家族中沒有這種過敏史),查血結果IGE比正常人高出10倍,確診為異位性皮炎。平時用一些抗過敏藥,如苯海拉明、撲爾敏、賽庚定、康體多等,可是還是得不到緩解,女兒夜晚幾乎不能入睡,捂熱后更為嚴重。女兒病疼在身,作為父母的我們焦急在心。不知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此病是否能得到康復,在此,真誠的盼望專家醫生能幫我們提供治療方案,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這個情況建議做過敏源檢查.明確過敏源后做脫敏治療效果較好
2015-12-31 16: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異位性皮炎,又名特應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是一種與特應性有關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特應性是一種以易形成大量變應原特異性IgE作為應答的遺傳素質。異位性皮炎多伴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據最近一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在西歐兒童異位性皮炎發病率高達20%,中國屬低發區兒童發病率僅為1.2%左右。 對于特應性皮炎(濕疹)治療主要有兩個目標: ◆以藥物治療來控制炎癥; ◆防止惡化;培養日常護膚習慣和避免接觸影響免疫系統并誘發「瘙癢-搔抓」循環的致敏物質。 患者和家屬必須留意皮膚對治療的反應,并找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2)藥物治療 現時治療濕疹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外用藥物及內服兩種: ◆不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 在過往50年里,一般用于治療特應性皮炎(濕疹)的外用藥物不外乎是一些含有類固醇成份的藥膏。而第一代的非類固醇的外用藥物是醫學界的新突破,稱「局部免疫調節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兩歲或以上的患者。這一類新的免疫調節藥物不但能有助控制炎癥,更因不含類固醇而不會引致皮膚變薄等副作用,故能保持皮膚肌理,但有部份患者會在使用后的首數天出現灼熱或瘙癢的感覺,不過這些感覺會隨著病情的改善而逐漸消失。 他克莫司軟膏(普特彼/Protopic)是全世界第一種非類固醇局部外用藥膏,能有效治療中度至嚴重程度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新一代的非類固醇外用藥物改革了特應性皮炎(濕疹)治療,提供一種有效、耐受性高的非類固醇選擇。 ◆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 類固醇乳霜和軟膏能有效地控制皮膚發炎,所以在多年來被廣泛地用于治療特應性皮炎(濕疹)和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經。由于類固醇藥物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及強度,醫生會考慮患者的年齡、要治療的皮膚部位、病征的嚴重性,而決定哪一種藥物(乳霜或軟膏)的治療最為有效。所以,患者必須向醫生請教,并遵照醫生的指示用藥。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使皮膚變薄、令皮膚抵抗力變弱及使其容易受細菌感染、引致皮膚上產生擴張痕或暗瘡。倘若身體吸收過量的類固醇,甚至令兒童生長延滯而影響高度;亦可能會影響腎上腺分泌、削弱抵抗力,令骨質疏松。若不當地于眼部四周使用類固醇的話,可能有機會并發白內障,所以使用時要加倍留意。 ◆口服或注射類固醇 對于一些程況特別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患者,若局部類固醇起不了效用時,醫生會處方口服甚至注射式的全身性類固醇治療法,而最常用的全身性類固醇是強的松。這種藥物,通常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如皮膚損害、骨質疏松、高血壓、高血糖、感染和白內障,所以一般只是用于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或有抗藥性的情況,并只給患者短期服用。不遵照醫生指示或不適當地用藥,例如突然減藥或停用,可能會造成危險。 ◆抗生素 抗生素可分為口服和外涂藥膏兩種,但口服抗生素通常較為有效。如濕疹復發甚互皮膚受細菌感染,醫生會根據狀況而處方抗生素藥物治療。 ◆抗組織胺藥 抗組織胺藥能減低皮膚瘙癢程度。傳統的抗組織胺藥會令人昏昏欲睡,可在睡前服用,幫助睡眠及減少患者晚間搔抓患處。 ◆其它 患有嚴重特應性皮炎(濕疹)的成人,當其它治療都沒有效用時,醫生會處方全身性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如環孢素、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這些藥物阻止部分免疫細胞的制造,并抑止其它細胞的活動。環孢素等藥物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壓、惡心、嘔吐、頭痛、刺痛或麻痹,并可能增加患癌及感染的機會。停藥后更有復發的可能性。由于口服/注射式類固醇和免疫抑制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只有在病情嚴重時才會使用,并且使用的時間應盡量短。 少數的患者如家中治療無效,則可能需要留院數天以接受加強治療。 紫外線A或B光波獨立或合并使用可以有效治療較年長兒童(十二歲以上)的輕微至中度皮膚炎。獨立使用紫外線無效時,可合并使用紫外線和藥物治療,稱為PUVA。這種治療可能出現的長期副作用包括皮膚過早衰老和皮膚癌。假如醫生認為光線療法對特應性皮炎(濕疹)病征有效,醫生會使用最低的強度,并小心觀察皮膚。 3)適當地護膚 適當護膚亦是有效控制特應性皮炎(濕疹)方法之一。洗澡后應讓皮膚自然風干,或用毛巾輕輕印干,避免磨擦或猛力揩擦。平時應經常性地涂上保濕軟膏/乳霜以保充及鎖住皮膚的水份,防止肌膚變干。 4)避免接觸刺激物和致敏原 患者必須要留意自己對哪些刺激物和致敏原有過敏反應,包括化學物質、食物、植物、動物、空氣、羊毛或香水等。避免接觸有機會引致過敏的刺激物和致敏原,減低其帶給皮膚的剌激。治療:激素類VS非激素: 外用皮質類固醇不應該用于面部、腹股溝或腋窩,因為這些部位的皮膚最敏感、激素被吸收的危險性最高。 由于皮質類固醇能減輕炎癥和免疫應答,并引起血管收縮,少量外用皮質類固醇最初會對特應性皮炎(濕疹)及其它炎癥性疾病有益。然而,它亦抑制某些皮膚細胞的增殖,從而導致皮膚變薄。用藥4周后即可出現皮膚萎縮,且不完全能恢復,尤其強效外用皮質類固醇不能連續使用超過2周或用于12歲以下的兒童。另外,體表大面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在皮膚薄弱處(如面部、頸部、腹股溝或腋窩)使用強效皮質類固醇,由于其系統性吸收,還會出現其他副作用。 ◆長期系統性暴露于皮質類固醇時,會出現以下不良反應(取決于使用的藥物、劑量及治療持續時間): ◆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引起高糖血癥; ◆影響蛋白質的代謝—引起肌萎縮、骨質疏松、兒童生長遲緩、傷口愈合延遲及皮膚萎縮; ◆抑制抗感染炎性反應和免疫抑制作用—使保護性免疫應答受限; ◆減少新細胞(兒童成長時)的生長,無法替換已有的細胞(成人組織中); ◆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軸。
2015-12-31 05: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