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朧性腦膜炎
天問題描述:我寶寶是30周早產,現在47天了,在40天時檢查出有化朧性腦膜炎.請問這個治療有能痊愈嗎,會不會留下后遺癥.會不會復發?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化膿性腦膜炎,系由各種化膿菌感染引起的腦膜炎癥..化腦預后好壞與是否早期明確病原菌,選擇恰當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密切相關.經腦脊液檢查初步確診后,應盡快由靜脈給予適當,足量的抗生素,以殺菌藥物為佳,并根據病情按計劃完成全部療程,不可減少藥物劑量與改變給藥方法.始終不能明確病原菌者,多由于診斷未明時曾不恰當使用抗生素所致.如在流腦流行季節,年長兒童一般應先考慮系腦膜炎雙球菌所致,如有瘀點,瘀斑則更可疑.可先用青霉素,氨芐青霉素,磺胺治療,再根據反應高速用藥.病原菌未確定的散發病例,尤其嬰幼兒,應先按病原未明的化腦治療,特明確病原菌之后,再更改藥物.目前多主張用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三嗪噻肟,頭孢氨噻肟或二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呋肟.化膿性腦膜炎并發癥:1.硬腦膜下腔的液體如超過2ml,蛋白定量在0.4g/L以上,紅細胞在100萬×106/L以下,可診斷為硬腦膜下積液. 2.急性彌漫性腦水腫導致顱內壓增高為常見合并癥,如程度嚴重,進展急速,則可發生顳葉氏鉤回疝或枕骨大孔疝.對些認識不足,未及早采用脫水療法及時搶救,可以危及生命.顱內高壓病兒在轉院時尤需注意,應先用滲透性利尿劑減壓,待病情穩定后才可轉送.由于嬰兒前囟,骨縫尚未閉合,可直到代償作用,故顱內壓增高的表現常不典型,腦疝的發生率亦較年長兒相對少見. 3.是造成預后不良和嚴重后遺癥的重要原因.革蘭氏陰性桿菌所致者尤多.感染途徑系經過血行播散,脈絡膜裂隙直接蔓延或經腦脊液逆行擴散.①腦室液細菌培養,涂片獲陽性結果,且多與腰椎穿刺液檢查結果一致.②腦室液白細胞數≥50×106/L,以多核細胞為主.③腦室液糖<300mg/L或蛋白定量>400mg/L.④腦室液炎性改變(如細胞數增多,蛋白升高,糖量降低)較腰穿腦脊液改變明顯.這4項指標中,第一項單獨存在,即可作為確診條件.第二項應再加上第3,4項中之一項始可確診. 4.患腦膜炎時,膿性滲出物易堵塞狹小孔道或發生粘連而引起腦脊髓循環障礙,產生腦積水.常見于治療不當或治療過晚的病人,尤其多見于新生兒和小嬰兒.粘連性蛛網膜炎好發于枕骨大孔,可阻礙腦脊液循環;或腦室膜炎形成粘連,均為常見的引起梗阻性腦積水的原因. 5.化腦患兒除因嘔吐,不時進飲食等原因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外,還可見腦性低鈉血癥,出現錯睡,驚厥,昏迷,浮腫,全身軟弱無力,四肢肌張力低下,尿少等癥狀.其發生原理與感染影響腦垂體后葉,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導致水潴留有關. 6.由于腦實質損害及粘連可使顱神經受累或出現肢體癱瘓,亦可發生腦膿腫,顱內動脈炎及繼發性癲癇發干什么.暴發型流腦可伴發DIC,休克.此外,中耳炎,肺炎,關節炎也偶可發生.
2015-12-31 16:1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根據你說的情況我分析:化膿性腦膜炎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長期由呼吸道及中耳炎及顱骨骨折等細菌,細菌通過血腦屏障到達腦膜而引起腦部的一種疾病.現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不過住院時間比較長一點.一定要正規治療,一般得10-14天的治療,注意療程一定得到,不然就會留下后遺癥.注意保暖,多喝開水,避免長期感冒及感染性疾病,有病一定要及時看.
2015-12-31 12: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化膿性腦膜炎(purulentmeningitis,簡稱化腦),系由各種化膿菌感染引起的腦膜炎癥.小兒,尤其是嬰幼兒常見.自使用抗生素以來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仍是小兒嚴重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中腦膜炎雙球菌引起者最多見,可以發生流行,臨床表現有其特殊性,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化膿性腦膜炎治療措施】 1.化腦預后好壞與是否早期明確病原菌,選擇恰當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密切相關.經腦脊液檢查初步確診后,應盡快由靜脈給予適當,足量的抗生素,以殺菌藥物為佳,并根據病情按計劃完成全部療程,不可減少藥物劑量與改變給藥方法.始終不能明確病原菌者,多由于診斷未明時曾不恰當使用抗生素所致.如在流腦流行季節,年長兒童一般應先考慮系腦膜炎雙球菌所致,如有瘀點,瘀斑則更可疑.可先用青霉素,氨芐青霉素,磺胺治療,再根據反應高速用藥.病原菌未確定的散發病例,尤其嬰幼兒,應先按病原未明的化腦治療,特明確病原菌之后,再更改藥物.目前多主張用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三嗪噻肟,頭孢氨噻肟或二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呋肟. 治療效果滿意時,體溫多于3天左右下降,癥狀減輕,腦脊液細菌消失,細胞數明顯減少,其它生化指標亦有相應好轉,此時可繼用原來藥物治療,二周后再復查腦脊液.如治療反應欠佳,需及時腰穿復查,觀察腦脊液改變,以確定所用藥物是否恰當,再酌情調整治療方案. 鑒于化腦是一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其預后與治療密切相關,故應嚴格掌握停藥指征,即在完成療程時癥狀消失,退熱一周以上,腦脊液細胞數數少于20×106/L,均為單核細胞,蛋白及糖量恢復正常(流腦停藥指征見另章節).一般情況下,完全達到這些標準,少需8~10天,多則需1月以上,平均2~3周左右. (1)病兒年齡對抗生不經選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如年長兒童患流感桿菌腦膜炎較少,新生兒化腦大多數是腸道革蘭氏陰性桿菌的藥物.一般主張用一般氨其糖類藥物甙類青霉素,因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對腸道革蘭氏陰性桿菌有效,而青霉素對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均有效.也可選用氨芐青霉素這一廣譜抗生素代替青霉素,耐藥菌株可用按芐青霉素加頭孢氨噻肟.新生兒尤其未成熟兒一般忌用氯霉素,因其肝,腎發育尚未成熟,對氯霉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尚不健全,易引起中毒,表現為“灰嬰綜合征”,甚至休克死亡. (2)保證藥物在腦脊液中達到有效濃度:首先應選用易于透過血腦屏障的藥物,使腦脊液中抗生素濃度超過抑菌濃度10倍以上.并要注意給藥方法及用藥劑量.氯霉素,磺胺嘧啶,靜注甲氧芐氨嘧啶(TMP)能較好到達腦脊液,保持有效的抗菌濃度,特別是氯霉素也較多通過發炎的腦膜.腦膜通透性隨病情好轉逐漸恢復正常,因而繼續進入腦脊液的藥量亦隨之減少.為保證治療效果,需大劑量由靜脈給藥,直到療程結束,不可中途減量及改變給藥方法. 紅霉素養,羧芐青霉素,萬古霉素,1~2代頭孢菌素,氨基糖酐類抗生素通過血腦屏障的能力能較差. (3)如果選用的藥物能很好通過血腦屏障,原則上不需鞘內注射,以免出現不良反應及增加病兒痛苦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藥不易到達腦脊液,可采用鞘內或腦室注射給藥.對延誤診治的嬰兒晚期化腦,腦脊液外觀有膿塊形成,或細菌對抗生素耐藥時,加用鞘內注射抗生素可提高治愈率.根據抗生素在腦脊液中存留時間,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一般連用3~5次,直到腦脊液轉為清晰,細胞數明顯下降,細菌消失.對葡萄糖球菌或少見細菌存在,或鞘注3~5次后腦脊液仍呈明顯炎癥改變時,則可延長鞘內注射時間,甚至可連續給7~10次.進行鞘內注射時,藥物必須稀釋至一定濃度,可用抽出之腦脊液或生理鹽水稀釋,需注意注入液量應略少于放出之腦脊液量.注射速度應緩慢. (4)腦室內注藥:由于存在血腦屏障及腦脊液單向循環,對并發腦室膜炎病兒采用靜脈及鞘內注射,藥物很難進入腦室,腦室液中抗生素濃度亦不易達到最小抑菌濃度的50倍,故近年有人主張腦室注藥以提高療效.對顱內壓明顯增高及腦積水病兒,采用側腦室穿刺注藥,同時還可作控制性腦脊液引流減壓. 2.除流腦外,過去在化腦診斷明確后多主張常規使用氫化可的松,2~5日后改口服強的松至10~20日,以期減少顱內炎癥粘連,并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對化腦雖無直接治療作用,但使用后有利于退熱及緩解顱內高壓,感染中毒等癥狀,但嚴格的對照觀察無論在減少病死率或后遺癥,均未見明顯效果. 3.對癥處理某些癥狀可并發癥能直接危及病兒生命,應及時處理. (1)控制驚厥:頻繁驚厥必須控制,以免發生腦缺氧及呼吸衰竭.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顱內壓增高和低鈣.除用脫水藥降低顱壓,常規補鈣外,對癥治療采用安定,水合氯醛,副醛,苯巴比妥等藥物抗驚厥,亦很必要. (2)減低顱內壓 (3)搶救休克及DIC. (4)確診后用3%鹽水6ml/kg緩慢滴注,可提高血鈉5mmol/L,若仍不能糾正,可再給3~6ml/kg.同時應限制入量,每日800~900ml/m2,給液成分與一般維持液相同.由于大量應用鈉鹽,必然增加鉀和鈣離子的丟失,必須注意補充. (5)大量液體積聚可使顱內壓增高,除引起癥狀外,還可壓迫損傷腦組織,影響遠期預后;且積液發生與感染有關,有時液體本身即為膿性,如不穿刺引流,很難自行吸收.穿刺放液應根據以下情況處理:①顱骨透照度驗陽性得,可行穿刺以確定積液性質.②積液量不多,非膿性,蛋白含量不高,臨床無顱壓增高表現,治療經過順利者,不再穿刺,定期透照復查,大多數病兒在1~2個月內積液自行吸收.~硬腦膜下積液有明顯炎性改變時,可診斷為硬膜下積膿.積液量較多,同時有顱內壓增高癥狀;蛋白會計師高,色發黃,③硬膜下積膿時均應穿刺放液.開始每日或隔日穿刺1次.每次放液量,每側以少於30ml為宜,兩側總量一般不超過60ml.1~2周后酌情延長穿刺間隔時間,減少穿刺次數,直到癥狀消失.④個別病兒雖經反復穿刺放液及長期觀察,積液量仍不減少,顱內高壓的表現或局灶性大腦功能受損的癥狀和體征都不減輕,過去主張用手術摘除囊膜,以免腦組織受壓,引起腦萎縮或神經系統后遺癥.但近甘余年來未見有手術摘膜報導.相反,個別多次放液不愈的患兒,經保守觀察數月,往往積液可自行吸收終至痊愈.⑤有硬膜下積膿時,可進行局部沖洗,并注入適當抗生素(劑量參考鞘內注射藥量)及地塞米松1mg/次. 4.病室應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對急性期病兒需嚴密守抗觀察,定期測呼吸,脈搏,血壓,觀察尿量,呼吸狀況,瞳孔變化,以便早期發現休克及腦疝.化腦病兒急性期入量應控制在1000~1200ml(m2·d),即正常生理需要量的75%.既要保證患兒入量,又要避免輸液量過多加重腦水腫.合并脫水者,應按損失量補充,否則影響腦灌注.與化腦預后有關的因素是:患兒年齡,感染細菌種類,病情輕重,治療早晚,有無并發癥及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等.嬰幼兒抵抗力差,早期診斷較困難故預后差.新生兒化腦病死率可達65%~75%,特別是宮內感染腸道細菌預后極差.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腸道細菌引起者由于細菌耐藥,治療困難病死率亦高.肺炎鏈球菌所致化腦病死率可達15%~25%,且易于復發,再發. 【相關藥品】:氨芐西林頭孢菌素氯霉素青霉素G慶大霉素以上是對“化朧性腦膜炎”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5-12-31 05: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被竹簽刺入鼻孔,得了化膿性腦膜炎,現在已經治好,只是還有流清水鼻涕現在要檢查,判斷流出的液體是腦脊液還是鼻涕,根據您的情況,考慮腦脊液漏的可能,通過造影檢查,確診后就需要及時手術治療,這方面比較好的醫院是北京天壇醫院和上海華山醫院
2015-12-31 00: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有可能會有后遺癥,得看治療效果.化膿性腦膜炎是由多種細菌引起的腦膜化膿性炎癥.以發熱,嘔吐,頭痛,煩躁,并伴有腦膜刺激征及腦膜脊液改變為主要臨床特征.本病多數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現驚風,昏迷,有較高的死亡串和后遺癥發生率.1.預防和積極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2.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對昏迷患兒宜勤翻身,多拍背,吸痰.不能進食者給予鼻飼或靜脈營養,能進食者給予易于消化,富含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3.留有后遺癥者應予功能恢復訓練.
2015-12-30 23: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腦膜炎有哪些癥狀表現? -
Q: 腦膜炎是嚴重疾病嗎? -
Q: 出現哪些癥狀可能是腦膜炎? -
Q: 接觸爆發性腦膜炎兒童的人是否要隔離? -
Q: 得過腦膜炎的孩子還需接種疫苗嗎? -
Q: 小孩急疹與腦膜炎有何不同 -
Q: 如何有效預防腦膜炎? -
Q: 懷孕初期使用頭孢曲松鈉等藥物該如何處理? -
Q: 懷孕初期使用頭孢曲松鈉等藥物該如何處理? -
Q: 腦膜炎治療選哪家醫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