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癥手術
我母親在她35歲的時候檢查出“脊髓空洞癥”,主要是整個身體右半邊麻木,對溫度、疼痛感覺幾乎沒有,直到今年6月份才進行了手術治療,醫生說手術很成功,現在,她頭部、肩部等開始好轉。平時我們該注意什么呢?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一般治療采用神經營養藥物,過去曾試用放射治療,但療效皆不確切。鑒于本病為緩慢進展性,以及常合并環枕部畸形及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而且這些又被認為與病因有關,因此在明確診斷后應采取手術治療。但目前尚缺乏公認的統一的手術方式。手術的效果仍需要通過較大量病例的實踐與較長時期的觀察。手術的理論依據是:①進行顱頸交界區域減壓,處理該部位可能存在的畸形和其他病理因素,消除病因,預防病變發展與惡化;②做空洞切開分流術,使空洞縮小,解除內在壓迫因素,以緩解癥狀。其他治療包括維生素B族、血管擴張劑、神經細胞代謝功能活化劑等,均可應用。尚可根據病情采用體療、理療、針刺療法,以促進術后神經功能恢復。
2015-12-30 07: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心理護理首先取得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向患者家屬講解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使其從思想上有所準備,同時,應該注意掌握恰當的語言交流技巧,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從而消除患者的恐懼和擔心。 護理人員熱情、耐心地勸導患者,使其認識到治療疾病是當務之急,身體健康是家庭幸福和事業成功的根本,同時病人的心理護理還要動員家庭和工作單位,安排好患者所牽掛的人和事盡量減少患者的后顧之憂,并向患者介紹手術經過及術后康復的病例,鼓勵患者以樂觀的心態配合手術治療。 脊髓空洞是脊髓內由于多種原因的影響,形成管狀空隙,并引起一系列臨床表現,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感覺異常,通常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上肢痛覺和溫度覺減退或消失,或可有麻木感,嚴重者手被燙傷或刀割傷而不知覺。 二是運動異常,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上肢力量下降,手部肌肉萎縮,嚴重者小指及無名指不能伸直,手呈爪形。可并有下肢力量下降。 三是植物神經癥狀,如一側肢體和軀干皮膚干燥少汗等。其他,還可能伴有疼痛等癥狀。發病年齡通常為20~30歲,偶發兒童或成年后。 此病起病隱淺、發病緩慢,甚至覺察不出來,隨病情發展漸出現手部肌肉萎縮。下肢出現上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所以一旦確診,即說明已到了一定程度,應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效果較好。
2015-12-29 17: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