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腿小腿及腳面略腫,行動不便,雙手發涼發麻,可能是什么病?
雙腿小腿部位及腳面略腫,有時站不穩,走路不快,上述癥狀在地下室一年多后才出現(患者在地下室居住干活),患者常感覺遇熱(如戶外曬太陽夜晚腳部蓋上被子)腫脹感覺減輕,此外,患者雙手發涼去年冬天開始感覺發麻,最近兩三個月發現腳部略腫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曾在醫院骨科就診,因疑頸椎狹窄可能導致行動不便做過頸部CT,后來排除\服用過天麻膠囊,野木瓜片等非處方藥想得到怎樣的幫助:上述癥狀可能是什么病,應首選中醫還是西醫,最應去看哪一科,有何合理的藥物治療,懇請就診方案越詳細越好(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雙腿小腿及腳面略腫、行動不便、雙手發涼發麻,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血管問題、神經病變、代謝異常、心腎功能障礙、風濕免疫性疾病等。 1. 血管問題:長期在地下室工作,可能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導致靜脈曲張或深靜脈血栓形成。靜脈曲張時,靜脈瓣功能不全,血液回流受阻;深靜脈血栓則會阻塞血管,引起腫脹。 2. 神經病變:頸椎狹窄雖已排除,但不排除周圍神經受壓或損傷,如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可引起下肢麻木、無力和腫脹。 3. 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可導致新陳代謝減慢,出現肢體發涼、腫脹、行動遲緩等癥狀。 4. 心腎功能障礙:心臟功能不全時,血液泵出不足,下肢易淤血腫脹;腎功能異常,水鈉潴留,也會引起下肢水腫。 5. 風濕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累及關節、肌肉和血管,導致肢體腫脹、疼痛和活動受限。 出現這些癥狀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2-24 04: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