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中風面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腦血管病變、神經損傷程度、治療及時性、康復措施、個體差異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11-22 20:09
1.腦血管病變:中風導致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影響面神經供血,若損傷嚴重,后遺癥風險增加。
2.神經損傷程度:神經受損越重,恢復難度越大,可能遺留面部肌肉無力、痙攣等問題。
3.治療及時性:發病后盡早治療,如藥物治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物理治療等,有助于減少后遺癥。
4.康復措施:包括針灸、面部肌肉訓練,能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減輕后遺癥。
5.個體差異:年齡、基礎健康狀況等因素也會影響預后,年輕人、身體狀況好的恢復相對較好。
總之,中風面癱患者應積極治療,配合康復訓練,以降低后遺癥的發生風險。即便出現后遺癥,也不要灰心,堅持康復仍可能有一定改善。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根據你所反映的情況看,應該是周圍性面癱,通過針灸等治療好后沒有后遺癥的,不過要及時正規治療,以免面神經發生變性后就可能有后遺癥了.
2015-12-28 17: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中風面癱有后疑癥 對面癱,面癱后遺癥,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采用針灸,貼藥,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藥,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藥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
2015-12-28 14: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從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治療 對面癱,面癱后遺癥,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的傳統治療,都采用針灸,貼藥,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藥,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藥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治療:針灸治療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后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并采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后抽動,留針20分鐘.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食療 1,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溫服.該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于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后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于不粘手時,即成該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癥有效. 3,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該方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 4,姜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姜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鐘.該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癥. 5,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該方補氣養血,適用于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
2015-12-28 05: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上述的情況主要就是瘀血阻絡證臨床上繼續服用上述的藥物進行對癥處理治療就可以的.只要積極的接受治療就有治愈的可能.但是具體的時間和恢復程度不好確定的
2015-12-28 02: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