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男性右側頸部甲狀腺腺瘤如何治療
右側頸部甲狀腺腺瘤,采取何種治療好?男30歲來自廣州B超檢查結果:甲狀腺左側上下徑:45mm,前后徑:12mm,左右徑18mm;右側葉上下徑:58mm,前后徑:26mm,左右徑:27mm;甲狀腺峽部前后徑:1.9mm.甲狀腺右側葉切面形態失常,體積增大,表面光滑,被摸完整,內部回聲不均,其內可見一個大小約30*27*23mm的腫塊回聲,形狀呈橢圓形,內部為混合回聲,分布不均質,內部可見片狀液性暗區,邊界清楚,光滑完整,可見暈環,后方回聲無明顯變化.CDFI:腫塊內部可見分支狀血流信號,以及腫塊周邊可見包繞狀血流信號,呈"花環征".甲狀腺左側葉切面形態大小正常,表面光滑,被膜完整,內部回聲均勻,其內無明顯異常回聲.超聲提示:甲狀腺右側葉混合性腫塊,性質待查,考慮甲狀腺腺瘤部分囊性變.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大概大半個月前出現吞咽異常,發現右側頸部有明顯腫塊,無痛感,身體亦無其他不適,期間未有任何治療,腫塊也無明顯變化;直至本周去醫院做B超檢查,出報告后,暫未采取任何治療.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就上述B超檢查情況,應采取何種治療好?手術還是藥物?手術風險如何?藥物應該選用哪種?(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于 30 歲男性右側頸部甲狀腺腺瘤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腺瘤的大小、癥狀、惡變風險等因素。一般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定期觀察等方法。 1. 腺瘤大小:目前腫塊約 30*27*23mm,較大,可能更傾向手術治療。手術能直接切除腺瘤,明確病理性質。 2. 癥狀表現:患者有吞咽異常,但無疼痛及其他不適。若癥狀持續加重,手術可能更合適。 3. 惡變風險:雖然目前性質待查,但混合性腫塊且有血流信號,需警惕惡變,手術有助于排除惡變。 4. 患者意愿:若患者對手術有顧慮,可先嘗試藥物治療,如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片等,但效果可能有限。 5. 定期復查:在決定治療方案前或選擇保守治療時,應定期復查 B 超,監測腺瘤變化。 總之,對于該患者的治療方案,應綜合多方面因素權衡,與醫生充分溝通,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的普外科或甲狀腺外科就診。
2025-02-21 07: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