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膽結石導致嘔吐發冷,可能與結石刺激、炎癥感染、膽道梗阻、膽囊收縮異常、神經反射等有關。 1.結石刺激:膽結石在膽囊或膽管內移動,刺激膽囊壁或膽管壁,引發嘔吐發冷。 2.炎癥感染:膽結石易引發膽囊炎或膽管炎,炎癥刺激導致身體出現不適癥狀。 3.膽道梗阻:結石阻塞膽道,膽汁排泄不暢,影響消化功能,引起嘔吐發冷。 4.膽囊收縮異常:膽囊收縮功能紊亂,膽汁排出受阻,從而出現相關癥狀。 5.神經反射:膽囊或膽管的神經受到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引起身體的應激反應。 膽結石患者出現嘔吐發冷癥狀,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如藥物治療(如熊去氧膽酸、消炎利膽片、阿莫西林等)、手術治療等。患者日常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油膩食物,定期復查。
2025-02-20 21: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溶石療法無效,目前溶石療法應嚴格掌握適應癥,結石數目少,直徑小可嘗試溶石,本病例應對全身情況評估,手術切除,可選擇腔鏡手術或小切口手術.
2015-12-27 05: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作為結石形成的一般規律,它們具有膽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積聚增長等基本過程.其發病機理包括幾種要素,首先,膽汁中的膽固醇或鈣必須過飽和;其次,溶質必須從溶液中成核并呈固體結晶狀而沉淀;第三,結晶體必須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結石,結晶物在遍布于膽囊壁的粘液,凝膠里增長和集結,膽囊排空受損害有利于膽結石形成.膽固醇結石----膽固醇結石形成的基礎為膽汁中膽固醇,膽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調,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呈過飽和狀態而發生成晶,析出,結聚,成石.大部分膽汁中的膽固醇來源于肝細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飲食中膽固醇的分泌.膽固醇結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細胞合成的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以及膽汁中的蛋白質促膽固醇晶體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則應歸因于膽囊運動功能損害,它們共同作用,致使膽汁淤滯,促發膽石形成.此外,目前還有一些研究顯示,膽囊前列腺素合成的變化和膽汁中鈣離子濃度的過高也可能促發膽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膽石形成的前提條件是膽泥生成.所謂膽泥,是由含膽固醇晶體的粘滯的糖蛋白組成.這種膽泥在超聲下可以查見,并且可能是膽絞痛,胰腺炎或膽管炎患者進行輔助檢查所能發現的唯一異常處.膽色素結石----包括黑色結石和棕色結石兩種.黑色結石主要在患有肝硬變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膽囊內形成,而棕色結石則既可在膽囊,又可在膽道內形成.細菌感染是原發性膽管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原發性膽管結石在亞洲十分常見,感染源可能歸咎于寄生蟲如華支睪吸蟲或其它不太清楚的病因.膽結石患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并且好發于女性.育齡婦女與同齡男性的患病比率超過3:1,而七十歲以后則下降到2:1.懷孕,肥胖,西化的飲食,全胃腸外營養等因素可增加膽結石的患病風險.另外,人種因素亦與發病相關,如美國西部印第安人患病率超過75%,是全球膽石最高發的人群.1983~1985年對我國26個省市11342例膽石患者調查顯示,膽石的分布,類型與地域,飲食,職業,感染相關.在飲食習慣中,凡蛋白質,脂肪,或糖類其中任何一類吃得多者,其膽囊結石或膽固醇結石發病率較高,而普通飲食或蔬菜吃的多得則膽管結石和膽色素結石增高.城市膽管結石:膽道結石約為3~5:1,農村為15:1.職業中職員膽囊結石接近70%,膽管為20%;工人中膽囊結石接近60%,膽管為30%;農民中膽囊結石僅25%,膽管占65%.膽固醇結石73%在膽囊,17%在肝內外膽管;膽色素結石62%在肝內外膽管,27%在膽囊.在美國,約有10%~20%的男子和20%~40%的女子患膽石癥,后者每年造成約10000人死亡.因與膽石有關的疾病而每年都有50多萬人的膽囊被切除,其費用超過60億美元.造成膽結石“重女輕男”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喜靜少動.許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呆在家里的時間多,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另外由于女性身體中雌激素水平高,會影響肝內葡萄糖醛酸膽紅素的形成,使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響膽囊排空,引起膽汗淤滯,促發結石形成.絕經后用雌激素者,膽結石發病率明顯增多.
2015-12-27 03: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要低脂肪飲食,低膽固醇飲食.建議口服熊去氧膽酸或消炎利膽片減輕癥狀,嚴重的抗炎治療和手術治療.也可以試試溶石療法
2015-12-27 02: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但膽汁中成分的改變,特別是膽鹽與膽固醇在膽汁中含量的變化,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常情況下,這二者在膽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膽固醇是溶解狀態,隨膽汁排出.如果膽鹽過少,或者膽固醇過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關系,膽固醇便處于過飽和狀態,膽汁中過多的膽固醇便沉淀下來,形成結石. 如同時膽囊還有炎癥,蛔蟲卵,壞死組織及膽色素者,結石就更易形成.而糖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可使膽固醇增加,導致膽汁中膽固醇處于過飽和狀態,促使膽結石形成. 有人曾對267名膽石癥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飲食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吃糖越多,膽結石發生率就越高. 因此,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必須少食糖. 1.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寄生蟲感染. 2.宜進食低脂肪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可食豬瘦肉,雞肉,鴨肉,蛋清. 3.忌食油炸食物,動物脂肪及內臟,慎食蛋黃,魚,甲殼類動物. 4.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飲食調理 飲食治療的目的是達到抑制結石的生成和緩解結石梗阻引起的疼痛.飲食治療的原則是: 1.熱量供給要滿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超量,一般為1500~2400千卡. 2.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膽囊收縮以緩解疼痛.手術前后飲食中的脂肪應限制在20克左右,隨病情好轉可略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忌用油膩,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豬肉,羊肉,填鴨,肥鵝,黃油,油酥點心,奶油蛋糕等.(一)膽結石的非手術療法 1.溶石療法(口服膽酸等藥物溶石):形成膽囊結石的主要機理是膽汁理化成分的改變,膽汁酸池的縮小和膽固醇濃度的升高.通過實驗發現予口服鵝去氧膽酸后,膽汁酸池便能擴大,肝臟分泌膽固醇減少,從而可使膽囊內膽汁中膽固醇轉為非飽和狀態,膽囊內膽固醇結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應用鵝去氧膽酸成功地使4例膽囊膽固醇結石溶解消失.但此藥對肝臟有一定的毒性反應,如谷丙轉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結腸引起腹瀉. 目前溶石治療的藥物主要是鵝去氧膽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膽酸.治療適應證:①膽囊結石直徑在2cm以下;②膽囊結石為含鈣少的X線能透過的結石;③膽囊管通暢,即口服膽囊造影片上能顯示有功能的膽囊;④病人的肝臟功能正常;⑤無明顯的慢性腹瀉史.治療劑量為每日15mg/g,療程為6~24個月.溶解結石的有效率一般為30~70%.治療期間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膽囊造影1次,以了解結石的溶解情況.由于此種溶石治療的藥物價值昂貴,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應,又必須終生服藥,如停藥后3個月,膽汁中膽固醇又將重新變為過飽和狀態,結石便將復發,據統計3年復發率可達25%,目前此種溶石治療還有一定的限制.此外,一些新的藥物,如Rowachol,甲硝唑(metronidazole)也有一定的溶石作用.苯巴比妥與鵝去氧膽酸聯合應用常能增加溶石效果.1985年更有人報告應用經皮肝穿刺膽囊插管注入辛酸甘油單脂或甲基叔丁醚,直接在膽囊內溶石,取得一定的療效. 2.中醫藥溶石碎石促排石(適于結石細沙樣而且少膽囊功能完好的患者) (二)膽結石的手術療法 1.傳統開腹手術切除膽囊取石 2.開腹探查膽管取石 3.腹腔鏡微小切口切除膽囊 4.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探查膽管取石 5.小切口保膽取石方法(適合于那些膽囊功能完好,年紀輕的患者,也是目前比較好的既可以把結石取出又可以保住膽囊的方法.)
2015-12-26 21: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