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的治療
請教消化內科的大夫:我于06年因長期腹瀉,便血,腸鳴音亢進就醫。經腸鏡檢查發現長有3個息肉。大的有2CM位于脾曲,另有2個較小在乙狀結腸。手術后病理切片為潴留樣息肉。較小的2個未做病理高頻去除了。今年5月份我復查時。又發現有2個息肉。1個在脾曲另一個還在乙狀結腸。都不大(小于0.5CM)。我挺焦慮的,想請教大夫。這種病是治不好的嗎,需要終身檢查腸鏡嗎?潴留樣息肉是腺瘤嗎還是炎癥性的?幫我想想辦法吧。謝謝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大腸息肉(cokicpolyp)是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總稱,包括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前者與癌發生關系密切,是癌前期病變,后者與癌發生關系較少.由于這兩種息肉在臨床上并不容易區分,故常統以息肉作為初步診斷,待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后再進一步分類,因此臨床上所謂的大腸息肉并不說明息肉的病理性質,通常臨床醫生所說的息肉多為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統稱為腺瘤.大腸息肉的處理原則是發現息肉即行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采用:①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②高頻電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發半球狀小息肉;③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④活檢鉗除法:主要用于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⑤激光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于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⑥粘膜剝離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⑦“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長蒂大息肉,難以懸于腸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南方醫院創此法為142例患者切除大息肉157顆,僅發生2例輕度粘膜灼傷,未發生穿孔并發癥.⑧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⑨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
2015-12-27 07: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幼年性息肉和息肉?。阂卜Q潴留性息肉,內鏡見息肉多單發,直腸、乙狀結腸多見,息肉多有蒂,直徑1~2cm大小球形,表面光滑或呈結節狀,也可有分葉,常伴有糜爛或淺潰瘍,明顯充血,呈暗紅色,常易出血,病理為錯構瘤,不會發生癌變。最好采用中醫辨證治療,從整體調理來達到減輕誘發因素的目的??!
2015-12-26 23: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從你描述的病情來看,主要表現為:大腸息肉,一直未治療過.藥物治療效果比較差,也很難消除息肉,當然外科手術肯定可以的,但目前很多醫院采取在腸鏡下行息肉摘除術,那樣挺安全的.平時少吃辛辣油膩,注意休息,保持好的心態,建議到消化科治療.
2015-12-26 17: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腸鏡下治療,治療方法較多而且很安全.1射頻治療2高頻電切治療3小的息肉也可以進行內鏡下套扎術治療,等方法,可以任選一種.總之到有治療條件和有治療經驗消化內鏡醫生的醫院治療.建議定期復查腸鏡,良性者6~12個月復查一次,如復查無問題,可2~5年再復查一次;如惡性病變者,可于術后3、6、9、12個月各復查一次,無復發跡象者,5年內每六個月復查一次。
2015-12-26 16: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蘭忠兵
重慶長航醫院
二級甲等
泌尿外科
-
大腸息肉有一定的惡變,處理原則是發現息肉即行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采用:①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②高頻電凝灼除法:③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④活檢鉗除法:主要用于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⑤激光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于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⑥粘膜剝離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⑦“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長蒂大息肉,難以懸于腸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⑧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⑨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
2015-12-26 14: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大多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大腸息肉惡變率大概是為10%。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大腸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