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小孩子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歲各位著名專家:你們好!我想問一下,我的小孩3歲了,從5個月開始就流口水,一直到現在都還在流,每天都要換10幾個口水肩.他在出生第4天開始發高燒和抽筋,,在深圳婦幼醫院住院20天,醫生說是腦黃膽.5個月時才能抬正頭,1歲半的時候才慢慢地會走路和會說話.說話時有時說得不是很清楚,教他重說他又可以說好,現在走路吃東西各方面都挺好的.平時吃東西時,總覺得他吃得很快,沒有爵爛就吞下去,有點狼吞虎咽的感覺,要在旁邊叮囑他才會吃慢點.以前有醫生說他可能智力會低一點,平時看他不像那種智商低的小孩,我們和他說什么他都知道,指人和物他也能說出來是什么,看到認識的人他也會打招呼,嘴巴很甜的.請問他這流口水是與小時候得過腦黃膽有關嗎?與他的智力有關嗎?是不是有過腦黃膽的小孩子都會智力很低呢?他這流口水應該怎么醫治呢?會流到什么時候呀?如果帶他去檢查,檢查什么項目呢?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這個情況建議最好注意一下是否有口腔潰瘍的可能
2015-12-26 23: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流口水,在醫學上稱之于“唾液”,在中國古代中醫理論中稱之于“疳癥”.但是疳癥有3種,如:疳癥、口疳流水口爛、口疳流水亦眼障瀉痢.疳癥是由唾液產生,口腔內有3大唾液涎腺(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和無數個分布在唇、夾、腭、口底粘膜的小唾液,唾液中大部分為水份,還含有一定的定粉酶和蛋白,唾液主要有濕潤口腔,便于吞咽,幫助消化的作用.據則定,正常成年人,一晝夜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正常情況下,人們自主或不自主地把口水吞咽.初生嬰兒則于脾熱而心熱,唾液腺分泌功能不夠完善,唾液分泌量少,一般不會流口水.4個月后,由于開始添加輔食,唾液分泌增加,又沒能用有效的藥物控制其心火,6個月后乳牙萌出,刺激牙齒上的神經,使唾液腺分泌反射性地增加,而此時,小兒天咽口水的功能尚未形成,過多的唾液就不會自主的從口角邊上流出.這時,如果沒有或不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無法控制心中之火,則脾火更旺,濕熱上蒸,而口流涎不止.其方用如下:蘆薈:清熱通便,殺蟲.治熱結便密,婦女經閉,小兒驚癇,疳熱蟲積,治小兒諸熱疳癥熱.蘆薈,入厥陰肺經乃沖脈,其功專于殺蟲清熱,沖脈為病,逆氣里急乃經事不調,腹中結塊上沖,與小兒疳熱積滯,非此不除.同甘草為粉,治頭項頑癬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氣甚至移惡,若胃虛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奪食泄瀉,而成羸瘦怯弱者多也.桑白皮: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治肺熱咳嗽,吐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道,去寸白.黃連:殺小兒疳蟲,點赤眼昏痛,鎮肝去熱毒.瀉心火,心下痞.《湯液本草》:“黃連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然瀉心火,其實瀉脾也,為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治血,防風為上使,黃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薄荷: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小兒風涎.《綱目》:薄荷,辛熱發散,涼能清利,專于消風散熱.故頭痛,眼目、咽喉、嚙諸病,小兒驚熱,及瘰癘,瘡疥為要藥.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清,淋濁,驚悸,健忘.《用藥心法》:“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圣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小兒流口水,在現代的醫學來說不是一種疾病,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也是不科學的.上面已經說過,小孩流口水是心熱,似乎脾熱也.小兒心火上,導致流口水,如果不及時治療,長大以后會有更多的后遺癥,很難治愈.如早治療,5至8天痊愈,不復發.警告:以上藥方不能擅自使用,否則后果自負.
2015-12-26 21: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