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去世后出現急性應激反應如何應對
自從外公去世之后,三舅的反應就一直很不對勁,他的情緒總是一直都非常低落,飯量也減低了很多,人消瘦了不少,外婆非常擔心他,他下班回來也很少說話,周末也沒有外出活動,好像對什么都沒有興趣,后來咨詢了醫生,說是急性應激反應。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急性應激反應是在突然遭遇強烈的精神刺激后出現的身心癥狀,表現為情緒、飲食、行為等方面的改變。應對方法包括心理調節、生活調整、社交支持、藥物治療和專業幫助等。 1.心理調節:學習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漸進性肌肉松弛,幫助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 2.生活調整: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身體狀態和心理感受。 3.社交支持:與親友傾訴,參加社交活動,融入集體,獲得情感支持和理解。 4.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可能會使用抗抑郁藥如舍曲林、帕羅西汀,或抗焦慮藥如地西泮、勞拉西泮等,但需遵醫囑。 5.專業幫助:尋求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治療師的幫助,進行認知行為療法、心理動力學療法等。 急性應激反應需要綜合應對,家人要給予關心和支持,患者自身也要積極調整。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恢復健康。
2025-02-20 20: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士舜
石家莊華光中醫腫瘤醫院
一級
伽瑪刀中心
-
您好,有的人心理創傷直接引起的應激障礙,表現以妄想和情感癥狀為主的,較易被人理解,癥狀呈急性亞急性起病時經適當治療,預后良好,恢復后精神正常。有的人在強烈的精神創傷作用下,表現為情緒低落、易激惹、悔恨、沮喪、絕望、自罪自責,嚴重時有自殺行為,并伴有失眠、噩夢、疲乏、注意力難以集中,對生活缺乏興趣,對未來失去信心,但無精神運動抑制現象。
2015-12-26 15: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協同有關方面改善環境,進行合理安排。盡快脫離發病當時環境,包括對患者康復后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幫助指導和安排,重新調整好患者的生活,必要時重新調換工作崗位,改善人際關系,建立新的生活規律,培養生活的樂趣,重視社會及家庭支持系統以利于患者盡快康復。這對預防有良好作用。
2015-12-26 10: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急性應激反應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病人可出現定向不佳,對周圍事物不能清晰感知,注意力狹窄,難以進行言語交流。病人言語零亂或不連貫,令人難以理解。表情緊張、恐懼,動作雜亂而無目的,偶有沖動行為,或向曠野奔跑。恢復后病人不一定能全部回憶。 部分患者表現為伴有強烈情感體驗的精神運動性興奮或抑制。精神運動性興奮者,表現為興奮、激越,躁動不安,言語增多,內容與發病因素有關,帶有夸大色彩,夜間睡眠減少等,過去稱之為反應性躁狂狀態。精神運動性抑制者較少見,表現為對周圍環境的退縮,緘默不語,或呆若木雞,長時間呆坐或臥床,無情感流露,近似于亞木僵狀態。
2015-12-26 08: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