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有何癥狀?
脂肪肝有何癥狀?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以前沒什么毛病,只是喜歡喝點酒,解解乏,最近發現怎么好像很疲勞,難受的不行,想睡覺,腹脹,鄰居說可能是脂肪肝,讓我去醫院查一下,想知道脂肪肝什么癥狀。脂肪肝有何癥狀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有的僅有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肝掌和蜘蛛痣者較胖,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癥狀。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
2015-12-26 16:2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癥狀,易被忽視。據記載,約25%以上的脂肪肝患者臨床上可以無癥狀。有的僅有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癥狀。因此目前脂肪肝病人多于體檢時偶然發現。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肝臟輕度腫大可有觸痛,質地稍韌、邊緣鈍、表面光滑,少數病人可有脾腫大和肝掌。
2015-12-26 09: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飲食治療是大多數脂肪肝病人治療的基本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進展的重要措施,過高的熱能攝入可使人的體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從而加速肝臟細胞脂肪變性。因此,應該制定并堅持合理的飲食制度,瘦肉、魚類、蛋清及新鮮蔬菜等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有助于促進肝內脂肪消退,高纖維類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飽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這對于因營養過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
2015-12-26 09: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脂肪肝的病人多無自覺癥狀,或僅有輕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脹、噯氣、肝區脹滿等感覺。由于患者轉氨酶常有持續或反復升高,又有肝臟腫大,易誤診為肝炎,應特別注意鑒別。B超CT均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但確診仍有賴于肝穿活檢。
2015-12-26 01: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惡心、嘔吐、腹脹。輕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伴有惡心欲嘔、厭油、上腹飽脹等不適。惡心的癥狀常常單獨出現。2、疲倦乏力。中度以上脂肪肝會有倦怠、易疲勞的表現。3、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長時間食欲不振,除了懷疑患胃炎以及其它疾病,也應考慮到脂肪肝的可能。4、維生素缺乏癥?;贾靖螘r由于脂肪堆積合并飲食中維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現多種維生素缺乏癥。臨床可見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角化過度等。少數人也會有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鼻衄等。5、蜘蛛痣。它是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支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稱蜘蛛痣,經常出現在面、頸、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徑可從針頭大到數厘米以上。檢查時用指尖或棉簽壓迫痣的中心,其呈輻射狀的“小血管網”即可褪色,去除壓力后又會出現。最常見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6、黃疸。黃疸是由于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滲入組織,將鞏膜、黏膜和皮膚染成黃色所致。脂肪肝時黃疸類型常為肝細胞性,該型黃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癥狀。少數脂肪肝病人會出現輕度黃疸,在肝內脂肪被清除后黃疸即消退。7、內分泌失調。重度脂肪肝人群中有人會有男性乳房發育、睪丸萎縮、勃起功能障礙,女性月經過多、閉經,病人體重減輕或增加等表現。得了脂肪肝日常保養是關鍵一下幾條要注意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調配合理作到粗細搭配營養平衡足量的蛋白質能清除肝內脂肪。常喝甘道芯緩釋茶,一袋甘道芯緩釋茶對肝臟脂肪和毒素的清除能力相當于肝臟自身能力的4倍,等于給肝臟做了一次全面的清掃。使肝臟細胞得到充分的滋養,修復受損的肝細胞。逐步的消除脂肪肝酒精肝,避免向肝硬化、肝癌等嚴重方向發展。2、適當運動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可視自己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要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逐步達到適當的運動量以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3、慎用藥物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所以平時不要動不動就吃藥特別不要隨便吃廣告上宣傳的所謂保健類的藥物對出現有癥狀的脂肪肝患者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絕對不能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4、此外心情要開朗不暴怒少氣惱注意勞逸結合等也是相當重要的醫生詢問:
2015-12-25 23: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