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膽囊多發性息肉應如何處理
1月前體檢發現膽囊多發性息肉,最大的大約為0.4*0.7cm。肝功能正常,無乙肝,無癥狀。,未治療。,怎么處理?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膽囊多發性息肉是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樣突起的一類病變,多為良性。處理方法主要取決于息肉的大小、數量、癥狀、生長速度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等。 1. 息肉大小:一般來說,直徑小于 1 厘米且無癥狀的息肉,可先觀察,定期復查超聲,比如每 6 - 12 個月一次。 2. 息肉數量:多發性息肉相對單發息肉惡變風險稍低,但仍需密切關注。 3. 癥狀表現:若息肉引起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 4. 生長速度:息肉增長較快時,惡變風險增加,應積極干預。 5. 患者整體健康狀況:如患者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 總之,對于膽囊多發性息肉,患者應重視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建議。一旦息肉出現惡變傾向或引起明顯癥狀,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目前常用的手術方式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2025-02-19 18: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膽囊息肉是膽囊內長出的“瘤子”,什么原因尚不清楚,危險在于:1.如果是真性息肉(相當于從膽囊內長出腫瘤),大于1.0cm的息肉有個別患者存在癌變;2.也存在慢性膽囊炎的可能,慢性膽囊炎一般表現為右上腹或劍突下隱痛不適(也可以是右后背或右側肩背部的疼痛),除了疼痛外也可以是右上腹或上腹部的飽脹感,如果出現癥狀的部位不是右側,而是劍突下,很多患者都錯當成是“胃病”,經常長期按胃病治療無效。所以,有癥狀情況下建議手術切除,無癥狀時是否手術切除由您自行決定,但是,您必須每年最少復查1~2次,觀察息肉的變化,當膽囊息肉大于1.0cm(就是大于10mm)時一定要手術切除。
2015-12-25 17: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