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歲男性膀胱癌術后炎癥難愈原因及應對
患者信息:男60歲天津河西區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等):2011年1月26日由于出現血尿而進一步檢查發現膀胱內有一腫瘤,初步診斷為膀胱癌。于2月9日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做電切術,手術很成功,最終診斷為非浸潤性膀胱上皮癌。出院后按醫囑定期做膀胱盥洗化療并一直服用頭孢類抗生素。但老人一直反應小便時疼痛,近期有加重的趨勢。到醫院就診驗尿,說有炎癥,讓繼續服消炎藥。一段時間后仍不見好轉,再就診說法同上,處置亦同上。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想知道一直服用抗生素,炎癥從何而來?炎癥為什么一直不見好轉反而有加重的趨勢?(消炎藥更換過)我們以后該怎么辦?需做哪些檢查和應該注意什么?有的醫生建議做細菌培養,有的醫生則說不需要,我們應不應該做?曾經治療情況及是否有過敏、遺傳病史:使用注射用鹽酸吡柔吡星3支膀胱沖洗,先每周一次,后每2周一次,無感覺不適。無其他過敏史和遺傳史。尿道可能有粘連的地方,因老人反應灌藥插導尿管時有不暢的地方。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60 歲男性膀胱癌術后出現炎癥且持續不愈,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手術創傷未完全恢復、細菌耐藥、自身免疫力低、灌注藥物刺激、尿道粘連。 1. 手術創傷未完全恢復:手術會對膀胱組織造成一定損傷,術后恢復需要時間。若傷口愈合緩慢,容易引發炎癥。 2. 細菌耐藥: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使藥物效果不佳,炎癥難以控制。 3. 自身免疫力低: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免疫力較弱,對抗炎癥的能力不足。 4. 灌注藥物刺激:膀胱灌注的藥物可能對膀胱黏膜產生刺激,引發或加重炎癥。 5. 尿道粘連:尿道粘連會影響尿液排出,導致尿液潴留,滋生細菌,引發炎癥。 對于該患者,建議進一步完善檢查,如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以明確致病菌及敏感藥物。同時,注意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治療上,可根據藥敏結果調整抗生素,必要時聯合使用藥物。
2025-02-20 19: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你好,手術的后續治療很重要,手術只可以切除病灶,但不可以殺死所有的癌細胞,建議中草藥配合治療會比較好,中草藥比較平和,沒有副作用,病人一般都是可以接受,像病人現在這時身體上有些不適的癥狀都是可以通過辨癥施治來進行對癥用藥。
2015-12-26 01: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結節的方面問題小的結節是不怕的,說明不了什么,有沒有其他的明顯癥狀呢?要結合其他的具體臨床癥狀來判斷病情的
2015-12-26 01: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