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 5MM*6MM 除手術外有無其他療法、成因及注意事項
問題描述:膽囊息肉5MM*6MM,醫生說要開刀治療,請問有其他質量方法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以后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膽囊息肉 5MM*6MM 除手術外,還可能有保守治療方法。其形成原因較多,如飲食不規律、膽囊慢性炎癥、膽固醇代謝異常等。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作息等方面。 1. 飲食不規律:長期不吃早餐或暴飲暴食,會影響膽汁排泄,增加膽囊息肉形成風險。應保持規律的三餐,定時定量。 2. 膽囊慢性炎癥:反復的膽囊炎癥刺激可導致膽囊息肉。需積極治療膽囊炎,如使用消炎利膽片、金膽片、膽舒膠囊等藥物。 3. 膽固醇代謝異常:體內膽固醇代謝紊亂時,膽固醇在膽囊壁沉積可形成息肉。要控制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蛋黃等。 4. 遺傳因素:部分膽囊息肉與遺傳有關。若有家族病史,應定期體檢。 5. 生活習慣: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也可能誘發。要保證充足睡眠,學會調節情緒,減輕壓力。 總之,對于膽囊息肉,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以促進健康。
2025-02-18 16: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膽囊息肉的治療,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消除,以往認為,原則上息肉單發小于10mm可嚴密觀察,多發息肉或大于10mm的單發息肉多主張預防性切除.現在由于對膽囊切除的各種弊端的認識;由于膽囊功能多數是正常的;腫瘤性息肉的發病率是很低的,所以膽囊息肉癌變率更低,因此5mm以下可以觀察,5mm以上,因為有一定比例的人會惡變,而又很難知道它的性質什么時侯會改變,思想有負擔或同時有結石,目前還沒有什么藥物可消除息肉,所以可考慮做保膽取息肉手術.手術的目的只是摘除息肉和明確病理性質,解除心理負擔,并不是像以前那樣等到10mm,連膽囊一起切除.因為已經發現有功能的膽囊切除(無論是腹腔鏡還是開腹手術)存在多方面的問題(見當代膽道外科學第三章8頁)主要是膽囊切除所致的膽道損傷問題還未完全避免.功能性膽囊切除后腸肝循環和脂質代謝的變化,不能完全代償恢復.現已發現膽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后對人體的長遠影響值得研究.膽囊切除后大腸癌,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升高和許多以前沒有注意的亞健康狀態等,腹腔鏡只改進了器械,沒有改變膽囊切除引起的后果,特別是嚴重并發癥的發病率比開腹的更高,一想就明白,開腹手術百年,在三維直視手指觸摸下都有0.5%左右的膽道損傷率和死亡率,腹腔鏡沒有改變(分離,結詐和切斷膽囊管)造成醫原性損傷的任何程序,怎能改變并發癥和死亡的發病率呢?更不能與保膽手術相比了.他的好處拔得如此高,完全是占領市場的宣傳,其實,用腹腔鏡切除有功能的膽囊,是以犧牲機體內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切口美容的手術.不能算是顧及局部和全身的真正意義上的微創.造成的后果,醫生事前不可能細講,在手術同意書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癥”來表示,在出現膽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時,醫生多是用病情復雜,不可抗拒來解釋,很難評為醫療事故.當你咨詢醫生,他們都說切除膽囊對人沒有影響,這是沒有輪到他自己,當問是否可能保膽時,他們千篇一律的說,會復發,其實,概率很低,更不會出現膽囊切除發生的至死至傷等可怕后果.所以保膽才是真正的微創手術,07年12月,廣州招開了保膽取石取息肉會議,保留有功能的膽囊的理念得到裘法祖,黃志強,冉瑞圖等教授的肯定.具體方法是在右上腹作一2-3公分的切口,用膽道鏡將息肉取盡,20分鐘后根據息肉的性質,決定是否切除膽囊.縫合膽囊和腹部傷口,2-3天出院.想深入了解有功能膽囊切除的弊端及相關問題可要了解更多情況可通過GooGle搜索“保膽取石取息肉”,“膽囊切除并發癥”,“膽囊切除術后綜合癥”.等相關資料.不要輕易切除有功能的膽囊.
2015-12-25 07: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無癥狀可以不必治療,注意定期復查
2015-12-25 03: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膽囊息肉病變臨床并不少見,手術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類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癥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息肉超過1厘米才考慮手術.近幾年,非手術和中藥治療膽囊息肉病已引起醫療界的廣泛重視,各種偏方,配方,驗方等在消炎,利膽,控制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針對膽囊息肉的專科用藥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隨著中醫中藥研究的深入,非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
2015-12-24 17: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手術指征:直徑超過1cm的單個病變,age超過50歲,連續B超檢查發現增大,腺瘤樣息肉或者基底寬大,合并膽囊結石或者膽囊壁增厚.如果沒有以上情況,建議每半年復查一次.治療,可以吃些消炎利膽片,只要沒有癥狀就可以先不治療.
2015-12-24 13: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