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杜日彪 主治醫師
北京國醫堂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全身出現大小不一的包,伴有嘔吐和食欲不振,可能是過敏反應、感染、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紊亂等原因所致。 1. 過敏反應:當接觸過敏原后,身體可能會產生過敏癥狀,出現皮疹、風團等包塊,同時可能伴隨胃腸道癥狀,如嘔吐、食欲不振。常見的過敏原包括食物、藥物、花粉等。治療上需避免接觸過敏原,使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2. 感染: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導致皮膚出現膿包、皰疹等,同時引起全身癥狀,如發熱、嘔吐、食欲差。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或抗真菌藥(如氟康唑)。 3. 腫瘤:某些良性或惡性腫瘤可能在體表形成腫塊,如脂肪瘤、淋巴瘤等。腫瘤可能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功能,導致胃腸道不適。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化療等。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可能導致皮膚和內臟的損害,出現皮疹和胃腸道癥狀。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 5. 內分泌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可能影響代謝和免疫系統,導致皮膚和胃腸道問題。治療需調整激素水平,如甲亢使用甲巰咪唑,甲減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 出現上述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生化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2-20 0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可能是丘疹性蕁麻診,一般春、秋兩季易得,跟飲食及環境有關,容易發生在2~10多歲的小孩身上.可外擦“白色洗劑”,口服抗組胺藥,少吃含高蛋白食物,盡量不要帶孩子去水多、草多的地方玩。
2015-12-25 02: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纖維肉瘤是由成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形成的腫瘤。可發生在損傷或燒傷瘢痕,骨髓炎瘺管和竇道,以及放射治療后(在放射治療后至少3年)。對纖維肉瘤的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對成年病例,腫瘤切除應徹底,如果切除范圍不夠廣泛時,常可局部復發;其次是放射療法和化療,但是僅能取得中等或多變而不恒定的治療效果,所以只能作為輔助性治療.手術放療對疾病的治療是有效的,放療多長時間得根據病情。
2015-12-24 21: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