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我查出得糖尿病三年.2007年9月份查出.當時體重下降很快,由170多斤下降到150斤然后到醫院檢查出為糖尿病,分型為二型.當時,除了血糖高以外,血常規其它都是正常的.肝,膽,脾,胰,腎彩超查均正常.治療以吃二甲雙胍為主.我也是不太注意,生活方式不好,吸煙喝酒沒有限制.然后到2000年6月份體檢血流量發現中切,高切,低切均高,彩超檢查發現有膽囊息肉,單發.體重在148斤左右徘徊.后思想負擔大.煙酒開始戒掉.加強鍛煉.血糖控制的不是甚好.用二甲雙胍治療.后在2001年2月份體檢發現膽囊息肉消失了.沒有查到.血檢查基本正常.然后在2001年6月份檢查,膽囊息肉也沒有發現.但體重在6月份下降到142斤左右.其它檢查情況就是我今天上午發上來的.我擔心的是體重為什么下降:我自己判斷以下因素:1,節食.2,二甲雙胍.3,運動超量.4,思想負擔重.5,腫瘤.最近血糖控制的好,空腹大多在6.1以下.餐后也大多在7.8以下.原因我開始用胰島素.一天打一次八個單位.我也害怕用胰島素.怕必須依靠胰島素.還有我聽說胰島素致癌.我的身高為177厘米.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包括飲食控制、藥物作用、運動過量、心理因素和潛在疾病等。 1. 節食:過度控制飲食,攝入熱量不足,身體會消耗自身儲存的能量,包括脂肪和肌肉,導致體重下降。 2. 二甲雙胍:這是常用的降糖藥,其作用機制之一是減少肝糖原輸出,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可能引起體重減輕。 3. 運動超量:過量運動使身體消耗大量能量,如果營養補充不足,會導致體重下降。 4. 思想負擔重:長期精神壓力大,可能影響內分泌和代謝,導致食欲下降,進而體重減輕。 5. 腫瘤:某些腫瘤會消耗身體大量能量,導致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 糖尿病患者體重下降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分析。患者應密切關注自身情況,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態,遵醫囑合理控制血糖。
2025-02-19 19: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您的診斷是明確的是,屬于糖尿病。您還年輕,要注意糖尿病的原因。您好,建議您去醫院查一下糖尿病的類型,確定是否需要胰島素治療。如果血糖持續偏高,要盡早開始規范的降糖治療。糖尿病不影響性生活的,也不會傳染。不用擔心的。祝早日康復!
2015-12-24 19: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暴飲暴食,生活有規律,吃飯要細嚼慢咽,多吃蔬菜,盡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這樣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對保護胰腺功能有幫助,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記住糖耐量不正常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可以在最大限度內防止糖尿病的發生:每年吃三個月的煙酰胺、Vb1、Vb6、甲基Vb12(彌可保)增強胰腺功能;在季節更替時吃半個月的Vc、Ve,劑量要大,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清除自由基。
2015-12-24 15: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懷孕會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容易導致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嚴重的還會發生胎死宮內的情況。另外,患糖尿病的孕婦,胎兒往往較大,容易出現難產、死胎。即使順利娩出,也容易出現新生兒低血糖癥和呼吸困難等您好,如果允許懷孕,應該經常去產科和內分泌科隨訪。同時還應注意: 1、適當控制飲食。攝入過多,不利糖尿病康復;攝入太少,不利胎兒生長發育。所以,應請營養師指定一份食譜,既利于控制孕婦病情,又利于胎兒生長發育。 2、孕期不宜口服降糖藥,以免通過胎盤到達胎體,造成新生兒低血糖癥或者畸胎,甚至死亡。 3、病情輕的,可通過飲食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內;病情重的,可遵醫囑注射胰島素。 4、定期去產科和內分泌科作檢查,包括查眼底、腎功能、B超、胎盤功能及胎兒情況。若發現眼底、腎功能惡化,應立即終止妊娠
2015-12-24 15: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沒有避孕的必要,如果你們已經有了孩子。 五谷雜糧,豆制品,有關含糖的食物一定要禁止食用,微量即可引起機體血糖急劇上升。
2015-12-24 08: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