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住院 4.5 天后能否出院另院造影及時間
前幾天得了心肌梗塞住進醫院,目前已經過了4.5天,醫院讓第10天作心臟造影,但是我們想到別的醫院去做,能先出院過段時間再做嗎?能過多長時間做比較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心肌梗塞是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 4.5 天后考慮出院去別的醫院做心臟造影,這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決定,包括病情穩定性、治療進展、患者身體狀況、醫院安排以及后續護理條件等。 1. 病情穩定性:如果患者目前癥狀明顯緩解,生命體征平穩,心肌酶等指標趨于正常,出院風險相對較低。 2. 治療進展:已進行的藥物治療效果良好,如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能有效控制病情,可考慮出院。 3. 患者身體狀況:患者自身基礎健康狀況較好,無其他嚴重并發癥,如高血壓、糖尿病控制穩定,對出院后造影有利。 4. 醫院安排:需提前與目標醫院溝通,確保能及時安排造影檢查。 5. 后續護理條件:出院后要有良好的護理環境和條件,能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應對可能的突發狀況。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建議患者與主治醫生充分溝通,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如果決定出院,應盡快安排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心臟造影,一般不宜超過 2 周,以免延誤病情的評估和后續治療。
2025-02-18 20: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阿司匹林0.1終生服用(只要沒有凝血障礙)
2015-12-24 07: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一般心肌梗死后的病人必須做好二級預防,預防心肌梗死再發。這樣的話就需要病人首先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預防性的隔三差五吃一些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另外還需要注意保暖、注意不過于勞累等,電動按摩椅可以起到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是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再發的,這樣也屬于一種康復治療,只是頻度不要太大,調的稍微少點是完全可以的。
2015-12-24 06: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心臟破裂常發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內,好發于左心室前壁下1/3處。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彈性,心肌壞死、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釋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導致心壁破裂,心室內血液進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間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頭肌斷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導致急性左心衰竭。2.室壁瘤可發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纖維化的愈合期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組織在心室內壓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繼發附壁血栓、心律不齊及心功能不全。3.附壁血栓形成多見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區內膜粗糙,室壁瘤處出現渦流等原因而誘發血栓形成。血栓可發生機化,少數血栓因心臟舒縮而脫落引起動脈系統栓塞。
2015-12-24 06: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莊棋軍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1.心電圖特征性改變為新出現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動態演變。2.心肌壞死血清生物標志物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鈣蛋白(T或I)升高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標。可于發病3~6小時開始增高,CK-MB于3~4d恢復正常,肌鈣蛋白于11~14天恢復正常。GOT和LDH診斷特異性差,目前已很少應用。3.檢測心肌壞死血清生物標志物采用心肌鈣蛋白I/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診斷試劑,可作為心肌梗死突發時的快速的輔助診斷,被越來越多的應用。
2015-12-24 05: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