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部鈣化的原因較為多樣,包括生理性因素、內分泌疾病、腫瘤、寄生蟲感染以及其他一些情況。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9-01-08 15:15
1.生理性因素:隨著年齡增長,部分老年人會在雙側尾狀核頭、松果體、蒼白球、大腦鐮及小腦齒狀核等部位出現生理性鈣化。
2.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血鈣降低,血磷升高,易引起腦部鈣化。
3.腦內轉移瘤: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細胞轉移至腦部,可能導致鈣化。
4.寄生蟲病:以腦囊蟲病較為常見,寄生蟲及其代謝產物可引發腦部鈣化。
5.其他原因:如腦部血管疾病、某些先天性疾病等也可能導致腦部鈣化。
總之,腦部鈣化的原因較為復雜。當發現腦部鈣化時,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血鈣、血磷測定、顱腦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頭部有好多鈣化是生理性的,如大腦廉鈣化,松果體鈣化,脈絡叢鈣化,蒼白球鈣化,齒狀核鈣化.您好,這與小孩在胎兒時的發育是相關的,目前病因并不十分明確,建議繼續進行觀察,要結合孩子的情況.
2015-12-24 13: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請問你的大腦有鈣化斑是嗎?你到醫院檢查是大腦什么部位鈣化?大腦鈣化有很多種,第一小節脈絡叢鈣化 脈絡叢鈣化是最常見的生理性鈣化.脈絡叢鈣化極少出現在年齡小于3歲的人群中,脈絡叢鈣化的發生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發生率在50歲時可達到75%以上. 脈絡叢鈣化主要出現在側腦室中,很少發生在第三和第四腦室內.鈣化灶可為點狀,直徑可大于1cm,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鈣化通常是雙側對稱,但也可不對稱或僅單側出現.對于腦內腫瘤等占位性病變,有時通過觀察鈣化的脈絡叢有無移位及移位的方向可能對占位病變的定位有幫助. 第二小節松果體及韁部鈣化 常見于成人,且隨年齡增加而更易出現,約75%正常成人在CT掃描時顯示有松果體鈣化.其直徑范圍通常為3~5mm,但有時可能會更廣泛些.以下3種情況應考慮到是否有松果體區腫瘤的可能性,必要時行MRI檢查來確定. (1)松果體鈣化大于12mm. (2)鈣化的松果體明顯偏離中線. (3)松果體鈣化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 韁聯合位于第三腦室背部松果體的前方.30歲以后,有15%腦CT掃描可顯示有韁部鈣化.盡管其形狀較有特點,但它常被誤認為是松果體鈣化,典型的韁部鈣化呈“C”形. 第三小節基底節鈣化 正常成人頭顱影像片上可能會意外發現基底節區鈣化灶.其典型表現是呈雙側對稱性,多開始于尾狀核頭部.鈣化灶也可不對稱,蒼白球,殼核及丘腦外側部也可被累及.基底節鈣化在正常兒童人群中不常見,但在40歲以后的成人中則較常見,這種原發性的基底節鈣化明顯地表現為與年齡相關. 生理性鈣化無臨床癥狀且鈣化灶較微小,如果鈣化灶較大,伴有齒狀核鈣化或鈣化出現在30歲以下時,應考慮可能存在病理性鈣化. 第四小節小腦齒狀核鈣化 后顱凹內的小腦齒狀核也可出現鈣化,但齒狀核鈣化比基底節鈣化少見.可同時伴有或不伴有幕上的鈣化.鈣化通常呈彌漫模糊無定形狀或呈小點狀,這是由于鈣質在微小毛細血管周圍沉積及微小動脈和靜脈管壁出現鈣化所致.齒狀核鈣化的意義同基底節鈣化,可為生理性或病理性. 第五小節硬腦膜鈣化 硬腦膜鈣化常見于中老年人,大腦鐮或小腦幕鈣化易于辨認.大腦鐮鈣化多沿大腦鐮走行而呈線狀,也可表現為梭形或球形的局灶性鈣化. 第六小節其他顱內鈣化 巖床韌帶常出現鈣化,在頭顱側位片上,表現為鞍背頂部與巖尖部出現線樣鈣化影;巖間韌帶也可發生鈣化,可出現所謂的“鞍橋”征;垂體鈣化在正常人的組織切片上可辨出,單純的影像學檢查則很少能發現;晶狀體鈣化可見于老年人,表現為眼眶內的環狀影.建議你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2015-12-23 20: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年齡:15患者性別:女全部癥狀:頭疼發病時間及原因:沒有什么癥狀治療情況:還沒有治療,需治療嗎你好!如果只是鈣化灶,那么不是腫瘤,多是某些病變引起或代謝病變引起的,如果沒有周圍組織改變,而增強檢查又沒有變化,可以放心,肯定是良性的改變了.那么頭暈多是血壓問題和腦供血不足的問題,因為年齡關系,多可能同時伴有頸椎病的可能(一般拍片可以檢查出來的).上述意見供你參考,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如果只是鈣化不是腫瘤你好!既然已經做了MRI的增強檢查,報告應該很清楚的了.如果沒有發現異常的組織結構,只是鈣化灶,那么肯定不會是腫瘤的.CT在腦病變診斷上沒有MRI的準確率高,因為要從MRI的檢查上可以明確診斷的.因為沒有看到你的MRI圖像,你可以看報告的結果.上述意見供你參考.你好!既然已經做了MRI的增強檢查,報告應該很清楚的了.如果沒有發現異常的組織結構,只是鈣化灶,那么肯定不會是腫瘤的.CT在腦病變診斷上沒有MRI的準確率高,因為要從MRI的檢查上可以明確診斷的.因為沒有看到你的MRI圖像,你可以看報告的結果.上述意見供你參考.
2015-12-23 18: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鈣化點應該是車禍出血后吸收形成的,應該問題不大的,放心,不會死掉的……巨疼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緩解...補鎂和維生素C能加快恢復,生理性鈣化無臨床癥狀且鈣化灶較微小,如果鈣化灶較大,伴有齒狀核鈣化或鈣化出現在30歲以下時,應考慮可能存在病理性鈣化.后顱凹內的小腦齒狀核也可出現鈣化,但齒狀核鈣化比基底節鈣化少見.可同時伴有或不伴有幕上的鈣化.鈣化通常呈彌漫模糊無定形狀或呈小點狀,這是由于鈣質在微小毛細血管周圍沉積及微小動脈和靜脈管壁出現鈣化所致.齒狀核鈣化的意義同基底節鈣化,可為生理性或病理性.
2015-12-23 18: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繼民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方便門診
-
能引起腦內多發鈣化病變的疾病有很多.最常見的是生理性鈣化,一般多見于老年人,雙側對稱,主要表現為雙側尾狀核頭.松果體.蒼白球.大腦鐮和小腦齒狀核等部位鈣化.除此以外,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腦內轉移瘤.寄生蟲?。ㄖ饕悄X囊蟲?。┑纫部梢痫B內鈣化灶.建議患者應檢查血磷,血鈣.另根據是否有其他伴隨癥狀及病史來確定是否需要做顱腦磁共振及針對其他原發病的檢查.
2015-12-23 17: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