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病后頭腦不清、記憶力減退怎么辦?
近期食欲不好。發病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發病前幾天感覺頭疼。發病時渾身抽搐。四肢僵硬。臉色發青。但是不口吐白沫我在去年3月份一次。今年6月6號。至今說話頭腦不清晰。記憶力明顯減退。找不出原因。前一段時間在醫院打針清醒以后出院。所有該做的檢查都做了。上海兩家醫院和臨沂都檢查確診是癲癇。只是吃藥。現在剛服藥兩天。服用的奧卡西平片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癲癇患者發病后出現頭腦不清、記憶力減退的情況,可能與癲癇發作本身、藥物副作用、心理因素、腦部損傷、睡眠障礙等有關。 1. 癲癇發作本身:癲癇發作時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可能導致大腦功能暫時受損,影響認知和記憶。 2. 藥物副作用:部分抗癲癇藥物可能對神經系統產生一定影響,從而出現頭腦不清和記憶力減退。 3. 心理因素:患病后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能影響大腦功能。 4. 腦部損傷:頻繁或嚴重的癲癇發作可能造成腦部不可逆的損傷。 5. 睡眠障礙:癲癇患者可能因疾病影響睡眠質量,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的恢復和記憶功能。 總之,對于癲癇患者出現的頭腦不清和記憶力減退,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遵醫囑規律服藥,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的心態和作息,以減少這些癥狀的發生和加重。
2025-02-19 12: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平愛忠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手術風險比較大,且術后多數患者還是要靠藥物來控制癥狀,針對藥物治療無效,病灶明確的患者,對于癲癇來說,最可靠的預防就是按時、按量地服用抗癲癇藥物。一旦確診了癲癇,就要控制發作,預防驚劂的再發,越早治越好。因為,發作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就意味著對原有癲癇灶的增強。介于西藥抗癲癇副作用比較大,很多患者難以耐受,可以多了解一些中藥療法,采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案或者根據發病機理,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治療比較嚴謹,不同的發病類型,不同的個人體質,治療也不同,一般采用定癇熄風、平肝瀉火、祛痰開竅、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從根本上治療疾病。祝早日康復。
2015-12-24 08: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手術治療有其一定的適應癥的,癲癇病通過正確的治療,大多數癲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預后是良好的。癲癇有許多類型,癲癇的治療目前還是首選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多數的病人都是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有一少部分適合手術治療,比如腦腫瘤、腦出血等器質性病變。但手術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術后還需要堅持服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建議采用以補益心腎、滌痰熄風,開竅定癇,活血化淤、平肝瀉火的中藥進行治療,調理身體狀況,調理臟腑機能,固本培元,達到治愈的目的。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治愈后不易復發。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祝早日康復!
2015-12-24 08: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我是武漢癲癇疾病治療中心的主治醫生。癲癇疾病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所導致的。大多數癲癇藥物都有抗癲癇的作用,藥物只是通過降低大腦神經興奮性來起到抗癲癇的作用,而不能起到激活細胞的作用,而且長期服藥會導致血藥濃度過高,不但無法控制發作還會增加發作次數,沒每發作一次腦細胞受損一次。而且長期服用藥物會導致記憶力的減退,損傷肝臟細胞。但是手術治療風險性很大,一般情況下醫生都不建議采取手術治療。建議到正規專業醫院采用三維定癇神經培元療法治療癲癇。此療法是目前治療癲癇疾病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避免了傳統的吃藥的副作用跟手術治療的風險,臨床治愈率達到了98%。建議您及早治療,切勿有病亂投醫,導致病情的惡化。選擇正規權威的醫院接受治療是關鍵。也希望您早日康復。
2015-12-23 18: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許多抗癲癇藥物只是降低大腦細胞興奮性來發揮控制發作,但是長期服用藥物容易導致腦細胞缺氧,水腫,記憶力下降,性格改變、反映遲鈍,還有可能導致智力下降。所以現在不主張用藥物治療,現在治療癲癇有最新療法,國際上先進的“SOMA(神經元胞體)—滲透激活術,運用國際先進的高分辨率的動態腦電圖檢查,找出致癇胞體,通過電腦導航精準定位,滲透到神經元胞體內,促進神經元代謝加快,滲透修復受損神經元細胞,直至功能恢復,平衡異常放電,使神經元胞體細胞膜內外電位差恢復正常,疏通胞體膜上離子通道,恢復腦內機體各項功能。徹底杜絕癲癇發作,達到癲癇臨床治愈。祝你早日康復!
2015-12-23 15: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