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缺氧性腦病伴有蛛網膜下腔輕微出血
足月剖宮產的新生兒(第二天)做的CT,結論為輕度缺氧性腦病,蛛網膜下腔輕微出血,后在出生后4天住院治療,當時入院時醫生給的結論是:無誘因哭時下頜抖動,易驚,皮膚微黃,反映稍差,四肢肌壓力正常,握持反射減弱,診斷為:輕度缺氧性腦病,顱內出血,黃疸;住院10天,用的藥物有:頭炮替唑吶,三磷酸腺肝注射液,腦組織液腦蛋白水解,然后吸了3天氧,用了3天呼吸機,請問醫生:寶寶現在90多天,頭也能抬起來,其他運動都發育很好,就是不會看手,會吃手,請問嚴重不?補充問題1:(2009-09-2615:30:54)滿月的時候去醫院復查,醫生只是看了一下病歷,對孩子的運動看了看,說是恢復可以,建議隨時觀察,也沒有做CT,這樣會不會留下后遺癥?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指圍生期,特別是新生兒分娩前后一段時間,由于宮內窘迫或出生時窒息缺氧引起的腦病,是目前我國小兒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臨床表現,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可分為輕,中,重度三種.輕度表現過度興奮,如易激怒,對刺激反應過強,下頜和肢體顫動,原始反應活躍,但肌張力正常,前囟門不緊張,無驚厥發生,一般出生24小時后逐漸減輕恢復,預后基本不會留下后遺癥.中度表現為嗜睡,對外界反應遲鈍,肌張力減低,擁抱,吸吮等原始反射減弱,一部分小兒可有驚厥,前囟門不緊張,大多數于一周后癥狀消失,只要積極采取治療,如果小兒對治療反應好,絕大多數不會留下后遺癥,個別會留下后遺癥.重度表現為昏迷,呼吸不規則,持續驚厥,肌張力消失,原始反射消失,前囟門飽滿或緊張,瞳孔對光反射消失,重癥者多在一周內死亡,雖有存活者,癥狀持續數周,多留有后遺癥.經醫學觀察該病預后與缺氧缺血的程度和持續時間,胎齡,腦部病變的范圍和部位,治療措施是否及時,得當及早期干預有關.因此,會不會留下后遺癥,要看孩子腦受損的情況而定.該病常引起的后遺癥為腦癱,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無論何種情況引起的腦受損,積極的有效的治療和康復鍛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修復腦神經功能,減少后遺癥癥狀有著重要作用.并且患病小兒要定期進行復查.
2015-12-24 06: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現在看孩子的情況良好,但是一定要定期檢查,建議再用一個療程營養腦神經的藥物,防止后遺癥的發生。
2015-12-23 21: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