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洗澡活動后出現前胸胸口、左胸和后背對應疼痛,可能是肌肉拉傷、心臟疾病、胸膜炎、肋軟骨炎、帶狀皰疹等原因引起。 1. 肌肉拉傷:洗澡時動作幅度過大或姿勢不當,可能導致胸部和后背的肌肉拉傷,引起疼痛。這種疼痛通常在活動或按壓時加重,休息和熱敷可緩解。 2. 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缺血時會出現胸痛,有時可放射至后背。疼痛可能在勞累、情緒激動時發作,伴有心慌、胸悶等癥狀。 3. 胸膜炎:炎癥刺激胸膜可產生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時加重,還可能伴有發熱、咳嗽等表現。 4. 肋軟骨炎:多由勞損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胸部疼痛,按壓時明顯。 5. 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神經引起,疼痛較為劇烈,在皮疹出現前可能僅有疼痛,隨后可見紅斑、水皰。 出現這種疼痛應引起重視,若休息后無緩解或疼痛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胸部 X 線或 CT 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2-17 13: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胸膜炎是胸膜的炎癥,可由于感染(細菌、病毒、霉菌、阿米巴、肺吸蟲等)、腫瘤、變態反應、化學性和創傷性等多種疾病所引起。在細菌感染所致的胸膜炎中,結核菌性胸膜炎是最常見的一種胸膜炎。結核性胸膜炎,屬于肺結核病五大類型的V型,其雖非肺部病變,但在臨床上與肺結核有密切的關系。 結核性胸膜炎是機體處于高敏狀態,對結核菌及其代謝產物在胸膜出現的炎癥反應,是原發或繼發結核累及胸膜的結果,因機體反應性不同,臨床可出現干性和滲出性胸膜炎兩種狀況
2015-12-23 20: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胸膜炎最常見的癥狀為胸痛.胸痛常突然出現,程度差異較大,可為不明確的不適或嚴重的刺痛,可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時出現,亦可持續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劇.胸痛為壁層胸膜的炎癥所致,通常出現于正對炎癥部位的胸壁.亦可表現為腹部,頸部或肩部的牽涉痛. 由于深呼吸可致疼痛,故常引起呼吸淺快,患側肌肉運動較對側為弱.如果發生大量積聚,可致兩層胸膜相互分離,則胸痛可消失.大量胸腔積液可致呼吸時單側或雙側肺擴張受限,發生呼吸困難. 根據胸痛的特征,常可作出胸膜炎的診斷.醫生使用聽診器可聞及一種吱吱的摩擦音,稱為胸膜摩擦音.盡管胸部X線檢查不能顯示胸膜炎,但可發現肋骨骨折,肺部病灶或少量胸腔積液. 突然發生的胸痛是胸膜炎的主要癥狀.典型的胸痛為刺痛,在呼吸和咳嗽時加重,程度可有差異.可僅為隱隱不適,或僅在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時出現.臟層胸膜無痛感;疼痛因壁層胸膜疼痛引起.1.西醫藥治療: ①抗生素治療 A.抗結核藥物治療:適用于結核性干性或滲出性胸膜炎的治療.異煙肼每日300毫克,或利福平每日壩毫克,或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一次頓服,連續服藥3個月.鏈霉素每日0.75--1克,肌注,1--2月,與口服藥交替使用,總計療程6--9月. B.非結核性胸膜炎:應針對原發病(如感染,腫瘤等)選擇相應的藥物治療. C.化膿性胸膜炎或結核性膿胸伴感染者:青霉素C每日160--320萬單位,分4次肌注,并可于胸腔內再加注807單位. ②緩解疼痛:口服阿司匹林0.6克或消炎痛50毫克,1日3次,或可待因15--30毫克,1日3次. ③胸腔穿刺抽液:適用于滲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積液,有明顯呼吸困難,或積液久治仍不吸收者.每次抽液量不宜超過1000毫升,每周2-3次. ④激素治療:與抗結核藥物聯用,對消除全身毒性癥狀,促進積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連,有積極的治療作用.可用強的松15--30毫克,分3次口服,待全身癥狀改善,積液明顯吸收減少時,可逐漸減量,一般用藥4--6周.
2015-12-23 17: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胸膜炎又稱“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癥.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癥.胸腔內可有液體積聚(滲出性胸膜炎)或無液體積聚(干性胸膜炎).胸膜炎分為結核性多見,還有其他如腫瘤非特異性炎癥等,結核性胸膜炎主要抗結核治療,一般三聯到四連,療程半年以上,其他類型主要針對病因治療.
2015-12-23 16: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這個是沒有什么特殊性藥物的!主要是以抗感染治療為主1
2015-12-23 07: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