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大夫!孩子出生22天!感覺孩子陰囊有點大,另外肚臍有點外翻,平常睡覺還行!是不是鞘膜積液還有疝氣?
您好,大夫!孩子出生22天!感覺孩子陰囊有點大,另外肚臍有點外翻,平常睡覺還行!是不是鞘膜積液還有疝氣?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方秋云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眼科
-
目前診斷鞘膜積液可能,但是需要彩超進一步確診。鞘膜積液屬于先天性疾病,是由于鞘壯突未閉導致的,這個病一周歲以前有可能自愈,所以現在您就做一下超聲明確診斷,如果確實是鞘膜積液,觀察就可以了,暫時不需要處理,如果一周歲以后孩子還是存在鞘膜積液,就考慮手術治療。您孩子肚臍的問題,目前看還行,應該沒有問題,沒有臍疝什么就可以了。
2019-03-03 19:4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新生兒中耳炎的癥狀一、煩躁不安,寶寶年紀還小,耳痛的感覺無法明確的告訴爸爸媽媽,因此新生兒患了中耳炎之后,一般會通過煩躁不安的行為表現出來。新生兒中耳炎的癥狀二、反映遲鈍,例如:爸爸媽媽們以前的一些話語能夠引起寶寶有不尋常的反應,現在卻沒有。新生兒中耳炎的癥狀三、總是用手摳耳朵,由于中耳炎會導致耳朵發癢、疼痛,所以寶寶會用手一直去摳耳朵。
2015-12-23 03: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癥.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癥,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并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癥.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癥,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并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
2015-12-23 00: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中耳炎是寶寶發生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寶寶常會感覺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就會加劇.較大的寶寶會說耳痛,但嬰幼兒由于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常表現為煩躁,哭鬧,夜眠不安,搖頭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時耳痛會加劇,所以患中耳炎的寶寶往往不肯吃奶. 如果孩子有不肯吃奶,夜間啼哭,磨擦單側耳朵,部分聽力喪失或耳朵出現排泄物等癥狀,就應該考慮是否為小兒中耳炎.應該特別指出的是,耳內滲出的積液如果留存達3個月患兒就可能喪失部分聽力.因此,不論是急,慢性中耳炎,家長都應帶寶寶積極治療,不可拖延.
2015-12-22 21: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大夫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診治?!ご笥?個月的嬰幼兒發燒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厲害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沒有辦法從外表看到異常...小嬰兒則可能只有厭食、吐奶、腹瀉、黃疸等現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癥狀,所以特別容易誤診。
2015-12-22 17: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中耳炎是引發孩子耳痛的一種常見病因,常發生于8歲以下兒童,通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引發的疼痛并發癥。
2015-12-22 15: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