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困難疼痛出血,肛核脫出難回納能根治嗎
早上大便時排出困難,疼痛難忍,滴血,少數呈噴射狀出血。便紙上帶血很多。便中不帶血。排后發現,網上說叫{肛核或叫肛腫塊}。大約有小的黃豆大。現在在日本工作2個月不到就回國。影響我生活和工作,第2天我去日本這邊的一家醫院個外科肛腸醫生。他看了后開了2個星期的外用軟膏早晚各一次內服藥一個禮拜藥量。每日3次各一粒。后再去給他診察。用了現在是第2天大便不出血了。但是黃豆大肛核還露在外面好疼。咳嗽、小便,活動時都脫出,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托回。續性脫出于肛門外工作影響。之前也有過大便干燥疼痛,不成形。大腸是不是也有病變,后得了痔瘡。現在好怕。我不怎么喝酒,也不吃辣的飲食也注意的啊。會好嗎?不能根治嗎?我幾年的痛苦很多想您傾訴。不管花多少錢。要做手術才能徹底根治嗎??或別的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議?。各位專家好大夫。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主要表現為便血、疼痛、腫物脫出等。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不良排便習慣、飲食習慣、久坐久站、妊娠、遺傳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多數患者可通過合理治療緩解癥狀甚至治愈。 1. 不良排便習慣:長時間蹲廁、排便用力等會增加腹壓,導致痔靜脈回流受阻,引發痔瘡。應養成定時排便、縮短排便時間的好習慣。 2. 飲食習慣:長期低纖維、高脂肪飲食,易導致便秘,誘發痔瘡。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有助于改善。 3. 久坐久站:會影響直腸靜脈血液回流,增加痔瘡風險。適當運動,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 4. 妊娠:孕期子宮增大壓迫直腸靜脈,使血液回流不暢。產后多能緩解,嚴重者需治療。 5. 遺傳因素:部分人因遺傳因素,痔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易患痔瘡。 痔瘡的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和個體情況。藥物治療可選擇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栓、太寧栓等。若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痔瘡復發。建議到正規醫院肛腸科就診。
2025-02-18 22: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建議及時復查一下,如果沒有感染或復發的情況,可以用點中藥熏洗一下。
2015-12-23 06: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