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腹脹痛月余查出膽囊息肉,飲食如何注意?
右上腹脹痛有月余,是隱痛,發作時右上腹、右肋、臍周圍疼痛有時走到背后面刺痛,最近吃飯時吃得過快或吃得過飽會吐,有時消化不良,想吐,吐得好辛苦,去醫院做B超,醫生說是好像膽囊息肉。超聲描述:肝切面形態、大小正常,肝實質回聲均勻未見明顯異常回聲,肝內血管顯示清晰,門脈主干內徑約10MM,肝內外膽管未見擴張。膽囊切面內徑71X21MM,體積不大,囊壁不厚,附壁可見一個大小約3X2MM的異常稍強回聲,后方無聲影改變體位不移動。脾臟正常胰腺因腸氣干擾顯示不清。雙腎正常。結果:膽囊小隆起性病變,考慮膽囊息肉,肝臟、脾臟、雙腎未見明顯異常補充問題1:(2011-06-2522:44:46)飲食方面應該注意那些食品不可食用那些食品可以食請揩點。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右上腹脹痛查出膽囊息肉,飲食方面需注意以下幾點:控制脂肪攝入、避免高膽固醇食物、規律進食、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減少刺激性食物。 1.控制脂肪攝入:減少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攝取,以免刺激膽囊收縮,加重疼痛。 2.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等,以防膽固醇在膽囊內沉積,加重息肉。 3.規律進食:定時定量,避免過度饑餓或暴飲暴食,維持膽囊正常的收縮節律。 4.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促進消化,減輕膽囊負擔。 5.減少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煙酒等刺激性食物,防止膽囊炎癥發作。 總之,飲食調整對于膽囊息肉患者非常重要,有助于緩解癥狀,控制病情發展。但飲食調整不能替代正規治療,患者仍需遵醫囑定期復查。
2025-02-17 16: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3;膽囊結石膽囊炎怎樣治療?一般講,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得了只能暫時緩解癥狀,很難去根,長期服藥還可能產生副作用,所以手術治療就成為最有效的方法,而手術又分切膽和保膽兩種.具體到個人就要根據病情和膽囊的功能來決定了.如果是非結石性膽囊炎,經藥物治療無效,排除其他問題,可行膽囊管成型術,引流膽囊,消除炎癥.膽囊結石,沒有藥物可以消除,現在的觀點(見黃志強當代膽道外科學)有(或經外科處理可恢復)功能的膽囊應該采用保膽的方法來解決,因為已經發現有功能的膽囊切除(無論是開腹還是經腹腔鏡)后存在以下5個問題:1.膽囊切除所致的膽道損傷問題還未完全避免.2成石膽汁來自肝臟,從改正脂質代謝解決膽汁成分的思路發展看,較切除膽囊更為合理.3.功能性膽囊切除后腸肝循環和脂質代謝的變化,不能完全代償恢復.4.現已發現膽囊具有某些免疫功能切除后對人體的長遠影響值得研究.5.目前膽石癥患者如此之多,是一個社會問題,顯然不是手術切除可以解決的.這些后果,醫生事前不可能細講,在手術同意書上也只是用“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癥”來表示,在出現膽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時,醫生多是用病情復雜,不可抗拒來解釋,很難評為醫療事故.當你咨詢了一些醫生,他們都說切除膽囊對人沒有影響,這是沒有輪到他自己,在問到是否可以保膽,他們千篇一律的說,保膽后會復發,其實他們說的是舊的保膽手術,而新的保膽手術已經不是他們以前那種“一取了之”,被動等待復發的舊辦法,由于采用了許多防止復發的措施,使5-10年的復發率從以前的30-40%降低到2-4%或更低,而且遠不會發生膽囊切除那些可怕的后果,如免疫功能低下及膽囊切除后大腸癌和膽總管結石的發病率升高,至死至傷等.腹腔鏡只改進了器械,沒有改變膽囊切除的基本程序和所引起的后果,嚴重并發癥的發病率比開腹的更高,一想就明白,開腹手術百年,在三維直視手指觸摸下都有0.5%左右的膽道損傷率和死亡率,腹腔鏡沒有改變(分離,結扎和切斷膽囊管)造成醫原性損傷的基本步驟,怎能改變并發癥和死亡的發病率呢?更不能與保膽手術相比了.他的好處拔得如此高,完全是占領市場的宣傳,其實,用腹腔鏡切除有功能的膽囊,是以犧牲機體內環境為代價來換取切口美容的手術,而保膽手術才是顧及局部和全身,真正的微創手術,07年12月,廣州招開了保膽取石取息肉會議,保留有功能的膽囊的理念得到裘法祖,黃志強,冉瑞圖等教授的肯定.具體方法是在右上腹作一2-3公分的切口,用膽道鏡將結石或息肉取盡,再加上防復發的措施患者2-3天可出院,這樣既去除了結石又保留了膽囊.上海海江醫院等可以做.要想保膽,就要趁膽囊功好的時侯治療.上海海江醫院等可做保膽手術.要了解更多情況可通過GooGle搜索“膽囊切除并發癥”,“膽囊切除術后綜合癥”和“保膽取石取息肉”相關資料.
2015-12-22 20: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個人認為應該切除膽囊哦,息肉在大于1CM后容易癌變!
2015-12-22 03: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對你的情況患有多發性膽囊息肉并膽囊結石,其服藥治療效果一般不理想.并且膽囊息肉有報道其易出現癌變現象.最好采取膽囊切除術治療,目前大多數采用腹腔鏡手術,其創傷小.平時生活中注意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品.注意觀察有無長大現象.
2015-12-22 01: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囊息肉”大部分病人是良性的,對于較小的,譬如幾毫米大的.如果沒有癥狀可以隨訪(過3~6個月復查).另外,有部分病人的息肉會惡變,因此對較大的息肉譬如大于8毫米,伴有癥狀的,同時有膽結石的病人,還是手術較安全.手術分“切膽術”和“保膽取息肉”兩種.我個人偏向于“保膽”.因為90%以上的息肉是良性的,保膽取息肉手術風險小,痛苦輕,恢復快.所以手術中明確是良性的,便可以取出息肉同時保留下功能良好的膽囊.何樂而不為呢?
2015-12-22 01: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