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睪丸鞘膜積液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小孩子現在二歲半,上醫院檢查說得了睪丸鞘膜積液,打B超說左側睪丸17.6X8.9MM,右側15.8X9.3mm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寒飛 主治醫師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臨床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睪丸鞘膜積液是由于當睪丸下降時鞘狀突的腹膜衍生來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可分泌液體,并且通過精索內靜脈和淋巴系統吸收,當分泌增加或吸收減少時,鞘膜囊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囊腫者,則稱之為鞘膜積液,鞘膜積液分為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及交通性鞘膜積液,根據你孩子的年齡看應該屬于先天性睪丸鞘膜積液。通常2歲之前可以觀察,有些可以自行吸收,如果大于2歲仍不吸收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風險不是很大,一般二級以上醫院外科都可以完成,祝你早日康復!
2015-12-21 15:1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睪丸與附睪表面有鞘膜,睪丸與鞘膜之間稱為鞘膜囊.平時囊內有少量液體,囊內液體的滲出與吸收相平衡.液體滲出增多或吸收減少時,囊內液體超過正常量稱為“鞘膜積液”.睪丸鞘膜積液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南方寄生蟲病較多,發病率較高.嬰兒發病率為1.75%.形成鞘膜積液的原因很多,大體可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交通性鞘膜積液形成與疝氣相似.隨睪丸下降至陰囊的腹膜形成睪丸鞘膜后,與腹腔相連的小管(即腹膜鞘突未閉塞)因孔隙較小,內臟不能進入睪丸鞘膜內,但腹腔液可進入,從而形成睪丸鞘膜積液.平臥時,液體可經小管流回腹腔,故稱交通性的.若平臥時液體不能流回腹腔,說明上方小管已閉塞,稱為非交通性的.附睪的炎癥,外傷,局部滲出多而吸收差也可形成非交通性積液.臨床可見陰囊處卵圓形或梨形囊性腫塊,有下墜感.平臥時腫塊縮小或無變化,故需要與疝氣及睪丸腫瘤相區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光試驗.醫生用手電筒從腫物后方照射,并從腫物前方用一不透光硬紙筒觀察,光線能透過腫物,則為睪丸鞘膜積液,否則,可能為疝氣,積血,積膿或睪丸腫瘤.小兒患睪丸鞘膜積液者,2歲以內可自行消失.若積液不能消失,量過多時可壓迫睪丸,影響睪丸發育.治療方法多主張用手術,交通性鞘膜積液應從下腹部切口,在靠近腹膜處高位結扎與鞘膜相通的小管,以避免復發.局部穿刺抽液或注射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并會給以后手術造成困難.
2015-12-22 07: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鞘膜積液常見有以下3種類型:1.精索鞘膜積液2.睪丸鞘膜積液3.交通性鞘膜積液。首先要確診所患鞘膜積液的類型,精索或睪丸鞘膜積液在嬰兒期有自行吸收的可能,可先不必急于給孩子行手術治療。如果是交通性鞘膜積液則需要手術治療,但也要選擇手術時機,鞘膜積液若腫塊不大,張力不高,則不必急于治療,可等待孩子7、8歲時再手術不遲。若腫塊體積大,張力高,壓迫精索和睪丸應行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避免精索受壓導致睪丸因血液循環障礙而萎縮。建議您帶孩子到泌尿科看看,聽從那里的醫生指導,采取合理的處理辦法
2015-12-22 02: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個手術治療即可,是由于腹鞘膜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閉合而形成的一個鞘膜腔,它導致液體的積聚、擴張而形成梨形的腔囊
2015-12-21 19: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由睪丸下降時鞘狀突的腹膜衍生來的鞘膜具有分泌功能,鞘膜的漿膜面可分泌液體,其可通過精索內靜脈和淋巴系統以恒定的速度吸收,當分泌增加或吸收減少時,鞘膜囊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囊腫者,則稱之為鞘膜積液?!鼻誓しe液一般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可能自行吸收而愈,但也有不能自愈的,可以在1歲時手術治療。但如果鞘膜積液是交通性的,是需要及時手術治療的,以避免睪丸受壓而影響發育。手術的風險不大,這個不用太擔心。如果暫時不想手術治療,可試用薏仁、云苓等煮水喝以健脾利水,有利于鞘膜積液的吸收。
2015-12-21 19: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鞘膜積液? 正常睪丸鞘膜囊內有少許漿液存在,有滑潤作用,能使睪丸在其中自由滑動,而囊壁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使其容量保持正常,吸收分泌功能失調而至鞘膜腔積液。其臨床重要性在于鞘膜腔內長期積液,內壓增高則可導致睪丸缺血以致睪丸發育及功能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