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飛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褥瘡形成原因多樣,包括壓力、摩擦、潮濕、營養不良和感染等。治療需綜合處理,包括局部用藥、清創、改變體位、抗炎治療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11-25 10:01
1.壓力:長期臥床或坐輪椅,局部持續受壓,阻礙血液循環,易生褥瘡。應定時翻身,減輕局部壓力。
2.摩擦:皮膚與床面摩擦易損傷,要保持床鋪平整光滑。
3.潮濕:皮膚長期受汗液等浸漬,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4.營養不良:會影響皮膚修復,需加強營養攝入。
5.感染:若發生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炎,嚴重時輸液,如注射用頭孢曲松鈉。局部應用褥瘡膏,必要時清創。
總之,預防褥瘡要注意多方面護理,一旦出現應及時規范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褥瘡的分期、處理及治療:根據褥瘡的發展過程,輕重程度不同,可分為三期:(一)淤血紅潤期局部皮膚受壓或受潮濕刺激后,出現紅、腫、熱、麻木或觸痛,有的無腫熱反應。處理重點是:防止局部繼續受壓,使之懸空,避免摩擦潮濕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數。治療方法是:用扶康奇藥品外搽即可,每日數次。(二)炎性浸潤期如果紅腫部繼續受壓,血液循環得不到改善,受壓表面皮色轉為紫紅,皮膚因水腫變薄而出現水皰,此時極易破潰,顯露出潮濕紅潤的創面。處理重點是:保護皮膚,避免感染。除繼續加強上述措施外,對未破的小水皰應減少摩擦,防感染,讓其自行吸收;大水皰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水皰內液體(不剪表面)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用紅外線照射,每次15分鐘,保持創面干燥。治療方法是:用藥前,先清除腐肉,用雙氧水清洗瘡面,然后用1490藥水噴濕消毒紗布(紗布不要太濕),濕敷瘡面。(三)潰瘍期靜脈血液回流受到嚴重障礙,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組織缺血缺氧。輕者淺層組織感染,膿液流出,潰瘍形成;重者壞死組織發黑,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圍及深部擴展,可達骨骼,甚至引起敗血癥。處理重點是:應清潔創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根據傷口情況給予相應處理。治療方法是:可用多層紗布,把瘡面填平,使瘡面在藥水浸潤之中,最后用一或二層干紗布敷在外層,每日換藥二次,瘡面不要受壓。褥瘡嚴重伴有發熱者,需配合使用抗生素如慶大霉素等,可將1-2支慶大霉素摻入1490藥水中一起濕敷。一般用藥3-4天后,瘡面由暗紅色轉淡粉紅色就說明開始見效了,剛長出的新生肉芽組織象楊梅刺一樣,一粒粒淡粉紅,最早是水泡樣,很嫩,此時不要去刮瘡面,一圈一圈由外至內生肌長膚,瘡面干凈,臭味消失。出血
2015-12-21 19: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