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酮體是脂肪分解代謝的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尿液中出現酮體+1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糖尿病、長期饑餓、劇烈運動、妊娠反應、酗酒等。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機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轉而分解脂肪產生酮體。此時需要調整降糖方案,可能使用胰島素等藥物,如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 2.長期饑餓:身體缺乏能量來源,會分解脂肪產生酮體。及時補充營養可改善。 3.劇烈運動:能量消耗大,脂肪分解增加,導致酮體生成增多。適當休息和補充能量能恢復。 4.妊娠反應:孕婦常因嘔吐、食欲不振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引發酮體陽性。調整飲食結構很重要。 5.酗酒:酒精代謝影響脂肪代謝,產生酮體。戒酒并補充營養有助于恢復。 總之,尿液中酮體+1需要引起重視,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若持續不改善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025-02-16 15: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酮體(ketonebody):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乙酰乙酸,β-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稱為酮體.肝臟具有較強的合成酮體的酶系,但卻缺乏利用酮體的酶系. 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而不是高血糖的產物.進食糖類物質也不會導致酮體增多.酮體與胰島素 肝內的NEFA是酮體的主要來源.血漿中胰島素濃度輕度增高就會明顯抑制血漿NEFA和酮體的生成.因此,當出現酮體酸中毒的時候,胰島素被當成首選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正在使用胰島素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酮癥.所以,從預防的角度看,嚴防饑餓更重要.哪些情況下容易發生酮癥 糖尿病性酮尿,僅見于重型糖尿病晚期,是酮癥酸中毒的前兆. 非糖尿病性酮尿,在嬰兒或者兒童,可因為發熱,嚴重嘔吐,腹瀉,未能進食而出現酮尿.在妊娠期婦女,可因為嚴重的妊娠反應,劇烈的嘔吐,重癥子癇不能進食,消化吸收障礙等尿酮體陽性. 另外,劇烈運動,饑餓,應激狀態也可以引起尿酮陽性.酮體的預防 預防酮體過多產生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1,嚴防胃腸感冒;2,注意谷物保護(聶文濤經驗),多吃主食,避免饑餓刺激;3,及時解除其他一切進食障礙;4,防止持續高熱;5,避免過度緊張或勞累. 其中,糖尿病人因為過去錯誤飲食指導造成的恐懼更容易出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也容易發生對高血糖或并發癥的恐懼和緊張,甚至過度運動,都給酮癥的發生提供了誘因.因此,糖尿病人發生酮癥的幾率明顯增高.
2015-12-21 06: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乙酰乙酸,β-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稱為酮體.當體內能量不足的時候,肝臟就會分解脂肪而產生酮體,一般情況下人能正常調節,但糖尿病人因為錯誤飲食指導,少食后出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甚至過度運動,都容易發生酮癥.酮體過多會導致中毒.建議您把檢查結果給內分泌的醫生看,他們會給您一個系統的治療方案的.
2015-12-21 03: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酮體是脂肪代謝的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及丙酮.其中乙酰乙酸及β-羥丁酸均為強酸. 患糖尿病時,因為糖代謝紊亂加重,細胞不能充分地利用葡萄糖來補充能量,只好動用脂肪,脂肪分解加速產生大量脂肪酸,超出了機體利用的能力而轉化為酮體.當超過腎臟排酮閾時,酮體從尿中排出,所以尿中出現酮體. 糖尿病酮癥:糖尿病,尤其1型糖尿病病友尿中出現酮體大多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引起,此時伴隨血糖也明顯升高,因此,首先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額外胰島素.補充多少由血糖水平決定,具體參見胰島素劑量調整一章.然后是需要大量飲水,飲水一方面補充人體內缺乏的水分,另一方面可以加快酮體等有害物質的排泄.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病友當尿中出現酮體時,一般需要告訴您的醫生或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處理.對于癥狀嚴重的病友為了安全起見,則需住院治療,防止酮癥酸中毒的發生.
2015-12-20 13: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酮體(ketonebody):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間產物乙酰乙酸,β-羥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統稱為酮體.肝臟具有較強的合成酮體的酶系,但卻缺乏利用酮體的酶系. 酮體是脂肪分解的產物,而不是高血糖的產物.進食糖類物質也不會導致酮體增多.在饑餓期間酮體是包括腦在內的許多組織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酮體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體外的物質無法進入腦為腦組織提供能量.饑餓時酮體可占腦能量來源的25%-75%. 酮體過多會導致中毒.避免酮體過多產生,就必須充分保證糖供給.肝內的NEFA是酮體的主要來源.血漿中胰島素濃度輕度增高就會明顯抑制血漿NEFA和酮體的生成.因此,當出現酮體酸中毒的時候,胰島素被當成首選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正在使用胰島素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酮癥.所以,從預防的角度看,嚴防饑餓更重要.預防酮體過多產生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1,嚴防胃腸感冒;2,注意谷物保護(聶文濤經驗),多吃主食,避免饑餓刺激;3,及時解除其他一切進食障礙;4,防止持續高熱;5,避免過度緊張或勞累. 其中,糖尿病人因為過去錯誤飲食指導造成的恐懼更容易出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也容易發生對高血糖或并發癥的恐懼和緊張,甚至過度運動,都給酮癥的發生提供了誘因.因此,糖尿病人發生酮癥的幾率明顯增高.
2015-12-20 12: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UTl)是指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長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組織而引起損傷9按病原體侵襲部位的不同,分為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盂腎炎又稱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稱下尿路感染。可根據有無臨床癥狀,分為癥狀性泌尿道感染和無癥狀性菌尿。據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般成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患病率為3%~4.5%,而65歲以上時則增至15%~20%。男性50歲以前很少發生泌尿系感染,而65~70歲時有3%~4%患病,70歲以后其患病率也可達2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