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囊腫如何治療
膽管囊腫采取哪種治療方案2004年打洞取膽后黃疸一直偏高不降.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2006年3月至今目前一般情況:轉氨酶居高不降,皮膚眼睛黃病史:膽囊炎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膽囊切除輔助檢查:照影其它: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多不典型,亦不明顯.你的情況應該是膽囊炎的.建議積極做B超檢查來確定.膽囊炎偏方一則【辨證】肝膽氣滯,濕熱蘊結.【治法】疏肝利膽,理氣除濕.【方名】疏肝利膽湯.【組成】柴胡,白芍,枳殼,木香,元胡,川楝子,茵陳,大黃(后下),金錢草,麥芽,甘草.【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2次
2015-12-20 22: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是不會的,多數是由于結石等導致的,最好是進一步檢查辨別
2015-12-20 12: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膽總管囊腫的治療1.1最常見的Ⅰ型及Ⅳ型膽總管囊腫(1)如果囊腫無明顯感染,囊壁薄,與周圍無緊密粘連,出血不多者(此種情況一般膽總管下端通暢),可切除囊腫直至下端縮窄部,間斷縫合并關閉遠端,膽總管空腸Roux-Y吻合,此型手術術后恢復最為順利。(2)巨型囊腫反復感染,囊壁增厚但膽總管下端開口通暢者,由于局部反復感染而導致粘連較重,故游離膽總管囊腫下段十分困難、易廣泛滲血,故囊腫不可能全部游離而切除,遠段粘膜以3%石炭酸液破壞,再以75%酒精及生理鹽水反復涂擦,帶蒂大網膜及引流管置入囊腔,再縫合關閉膽總管遠端,但為了預防胰瘺發生,引流管應留置2周左右。我們有5例病人以此法處理后,2例出現胰瘺,其中1例于術后第十天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胰液10~30ml/天,測定淀粉酶為7800U(Somogyi),引流2周后胰瘺停止而拔管,但其中1例由于術后1周拔除引流管,術后12天出現胰瘺后2次手術引流。(3)巨型囊腫反復感染,囊壁增厚,膽總管下端不通暢者,由于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絕大部分合并有胰膽管合流異常[1],即胰管直接開口于膽總管囊腫的下段。這樣,此類病人如按照(2)方法處理后,必將導致難以自愈的胰瘺。術中膽道內穿刺膽汁淀粉酶的測定及纖維膽道鏡的應用是診斷的關鍵。我們1例病人囊腫大部分切除橫斷膽總管后,無法切除的囊腫遠端大部分關閉后,將上提的空腸與遠端囊腫端端吻合,再將近端膽道與空腸行Roux-Y端側吻合,而另1例行Oddi氏括約肌切開成形術。余處理方法同(2),2例病人均恢復順利。1.2Ⅱ、Ⅲ型膽總管囊腫此型較少見,我們處理的經驗不夠,Ⅱ型手術處理不困難。文獻報道[2]對Ⅲ型病人,如囊腫位于十二指腸壁內時,可采用囊腫揭蓋術。如囊腫位于胰頭內時,可采用囊腫十二指腸吻合術。如囊腫位于胰頭外時,可做囊腫空腸Roux-Y吻合術。如不能排除惡變,可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1.3Ⅴ型此型大多伴有肝內、外膽管的局限性狹窄,故結石及膽管炎發病率很高。如病變累計一側肝葉,需行一側肝葉切除術,如病變累計兩側肝葉,則處理十分棘手,往往是切除一側病變較重的肝葉或肝段,對病變較輕的一側需解除膽道的狹窄,取出擴張囊腫內的結石,行內引流術。對中央型復雜的伴有感染的Caroli病,竇科峰等[3]曾報道1例血緣性活體肝部分移植術,術后病人恢復良好。為本病的治療又增添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肝移植是Ⅴ型膽總管囊腫今后的治療方向。2膽道內引流術的建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膽道內引流,多主張切除囊腫橫斷膽總管后,行膽總管空腸Roux-Y吻合或間置空腸十二指腸吻合,一般不主張將膽道與十二指腸直接吻合(Ⅲ型除外)。不切除囊腫或切除部分囊腫后不橫斷膽總管的膽腸吻合均應視為姑息手術,非情況緊急一般不宜采用。近年來有學者報道將膽管空腸吻合后的空腸袢粘膜固定于腹壁上,便于以后用內鏡通過此路觀察膽總管囊腫的病變,甚至可解除狹窄、取石及膽道引流[4]。對巨大囊腫下段無法切除,尤其是合并胰膽管合流異常時,為避免遠段殘腔內潴液、胰瘺,可行空腸殘余囊腫內引流。3膽總管囊腫有合并癥時的治療3.1膽總管囊腫合并癌變文獻報道,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癌變率為2.5%~15%[5],是正常人的10倍,Ⅴ型癌變率為正常人的100倍[6]預后差,一旦發現應及早手術。手術方式取決于癌腫的部位,中下段癌腫應采用囊腫(含腫瘤)節段性切除,遠端關閉,近端與空腸吻合,下段癌腫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例如,1997年我們收治1例26歲女性患者,曾于外院行囊腫大部分切除及膽腸吻合術,由于囊腫下段切除不徹底致囊腫下段惡變,我們改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由此可見,膽總管囊腫的手術應盡可能全部切除囊腫,合理重建膽腸通道,防止腸內容物反流。Ⅴ型膽總管囊腫合并囊腫惡變的病例,要行相應肝葉切除,對手術時已不能切除的病人,可行肝動脈置化療泵術后化療。3.2膽總管囊腫合并重癥膽管炎決定是切除囊腫還是單純引流,有時比較困難。我們既有手術切除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1例男性7歲患兒,術前血壓9/6kPa,脈搏125次/min,體溫38.5℃,但未合并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表現,術中膽管減壓后,生命體征恢復正常且相對平穩,我們行一期切除膽腸吻合術相當成功。但另1例與此類似的35歲女性患者,術前24h尿量400ml,術中膽道減壓后,血壓一直偏低而施行相同手術,術后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腎功能衰竭。所以對膽總管囊腫合并重癥膽管炎時,我們體會:(1)術前未合并有重要臟器功能不良表現。(2)年齡較小。(3)膽道減壓后術中經過平穩,可行根治性切除術,以避免二期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否則為搶救生命,宜行單純外引流術或囊腫部分切除外引流術。3.3膽總管囊腫合并穿孔臨床較少見,胰膽管合流異常是穿孔的首要病因,由于膽囊管和膽總管交界區血運最差,所以,穿孔多發生在此處。Okada等[7]認為嬰兒出生后1歲以內膽總管尚未出現彈力纖維,1歲以后膽道彈力纖維才逐漸出現,故膽總管囊腫合并穿孔多見于小嬰兒,2歲左右居多。由于患兒就診時間較晚,一般情況差,任何手術和麻醉時間的延長都可能是致命的打擊,因炎癥刺激造成囊壁水腫增加了手術分離的困難,此時,宜行姑息性引流術,3個月后再行囊腫切除膽道重建術。
2015-12-20 08: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