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晚期有哪些癥狀表現
類風濕的晚期癥狀有哪些?寧波最好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專科醫院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類風濕的晚期癥狀有哪些?寧波最好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專科醫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1.好發人群 女性好發,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高發年齡為40~60歲。 2.癥狀體征 可伴有體重減輕、低熱及疲乏感等全身癥狀。 (1)晨僵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它是關節炎癥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不間斷時間與炎癥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2)關節受累的表現①多關節受累呈對稱性多關節炎(常≥5個關節)。易受累的關節有手、足、腕、踝及顳頜關節等,其他還可有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②關節畸形手的畸形有梭形腫脹、尺側偏斜、天鵝頸樣畸形、鈕扣花樣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跖骨頭向下半脫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關節半脫位、彎曲呈錘狀趾及足外翻畸形。③其他可有正中神經/脛后神經受壓引起的腕管∕跗管綜合征,膝關節腔積液擠入關節后側形成腘窩囊腫(Baker囊腫),頸椎受累(第2、3頸椎多見)可有頸部疼痛、頸部無力及難以保持其正常位置,寰樞關節半脫位,相應有脊髓受壓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3)關節外表現①一般表現可有發熱、類風濕結節(屬于機化的肉芽腫,與高滴度RF、嚴重的關節毀壞及RA活動有關,好發于肘部、關節鷹嘴突、骶部等關節隆突部及經常受壓處)、類風濕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的壞死性小動脈炎,可表現為指、趾端壞死、皮膚潰瘍、外周神經病變等)及淋巴腫大。②心臟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主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③呼吸系統受累可有胸膜炎、胸腔積液、肺動脈炎、間質性肺疾病、結節性肺病等。④腎臟表現主要有原發性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淀粉樣變和繼發于藥物治療(金制劑、青霉胺及NSAIDs)的腎損害。⑤神經系統除周圍神經受壓的癥狀外,還可誘發神經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經病、繼發于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經病、肌肥大及藥物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⑥貧血是RA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屬于慢性疾病性貧血,常為輕至中度。⑦消化系統可因RA血管炎、并發癥或藥物治療所致。⑧眼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鞏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還可有干燥性結膜角膜炎、鞏膜軟化、鞏膜軟化穿孔、角膜溶解。 (4)Felty綜合征1%的RA患者可有脾大、中性粒細胞減小(及血小板減小、紅細胞計數減小),常有嚴重的關節病變、高滴度的RF及ANA陽性,屬于一種嚴重型RA。 (5)緩解性血清陰性、對稱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腫綜合征(RS3PE)男性多見,常于55歲以后發病,呈急性發病,有對稱性腕關節、屈肌腱鞘及手小關節的炎癥,手背可有凹陷性水腫。晨僵時間長(0.5~1天),但RF陰性,X線多沒有骨毀壞。有56%的患者為HLA-B7陽性。治療上對單用NSAIDs藥物反應差,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療效顯著。常于1年后自發緩解,預后好。 (6)成人Still病(AOSD)以高熱、關節炎、皮疹等的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的一種少見的RA類型。因臨床表現類似于全身起病型幼年類風濕關節炎(Still病)而得名。部分患者經過數次發作轉變為典型的RA。 (7)老年發病的RA常>65歲起病,性別差異小,多呈急性發病,發展較快(部分以OA為最初表現,幾年后出現典型的RA表現)。以手足水腫、腕管和跗管綜合征及多肌痛為突出表現,晨僵明顯,60%~70%RF陽性,但滴度多較低。X線以骨質疏松為主,很少侵襲性改變。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腎功能受損等合并癥而死亡。選用NSAIDs要慎重,可應用小劑量激素,對慢作用抗風濕藥(SAARD)反應較好。
2016-07-01 14: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晚期癥狀較為多樣,包括關節畸形、活動受限、器官損害、身體虛弱、疼痛加劇等。 1.關節畸形:手指關節可能出現鵝頸樣、紐扣花樣畸形,膝關節、髖關節等大關節也會出現嚴重變形。 2.活動受限:關節活動范圍大幅減小,甚至完全喪失活動能力,影響日常生活自理。 3.器官損害:累及心臟可引發心包炎,影響肺部出現間質性肺炎,累及眼部導致鞏膜炎等。 4.身體虛弱:長期疾病消耗,導致貧血、消瘦、乏力等全身虛弱癥狀。 5.疼痛加劇:關節疼痛更為嚴重,持續時間長,對止痛藥反應不佳。 總之,類風濕晚期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需積極治療和護理以減輕痛苦、延緩病情進展。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對于預防晚期癥狀至關重要。
2025-02-14 02: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變特點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關節軟骨和骨質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關節功能和預后。應強調早期治療、聯合用藥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和其他治療等。
2015-12-20 23: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風濕病藥物治療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質激素。祝您健康!
2015-12-20 21: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以慢性侵蝕性關節炎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類風濕關節炎的病變特點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關節軟骨和骨質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開始侵蝕到其他關節,造成關節疼痛加重腫脹活動受限,變形等
2015-12-20 14: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