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歲女性脊髓空洞癥如何治療及預后?
我母親的脊髓空洞癥如何治療?現年49歲。發現左手段麻木。有點頭暈。在沒有其它癥狀。麻煩問一下這種該如何治療,不治療的話能保持多久?會導致什么?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脊髓空洞癥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脊髓變性疾病,常表現為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等。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需根據病情而定。不治療可能導致癥狀加重,影響生活質量。 1. 疾病介紹:脊髓空洞癥是由于脊髓內形成了異常的空洞,導致神經功能受損。常見原因包括先天性發育異常、脊髓損傷、炎癥等。 2. 保守治療:包括應用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以促進神經修復。同時,物理治療如針灸、按摩等也有助于緩解癥狀。 3. 手術治療:對于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手術,如脊髓空洞-蛛網膜下腔分流術、顱后窩減壓術等。 4. 康復訓練:在治療的同時,進行康復訓練,如肢體功能鍛煉、平衡訓練等,有助于恢復肢體功能。 5. 定期復查:患者需要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脊髓空洞癥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5-02-13 11: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脊髓空洞癥繼發期需分流減壓,擔手術只是分流減壓后神經功能的恢復是靠自身修復,和藥物對因椎管擴張損傷神經的興奮激活以支配調節各種功能獲得恢復,再多的手術也不能對受累神經得到恢復改善,只能給人體帶來創傷和經濟損失.并不能使病情得到恢復改善.現治療除神經營養藥外可采用中藥增強改善神經受傷局部血液循環.軟化手術所形成的瘢痕粘連,增進微循環血供以養神經,并采用脊髓神經再生丹興奮激活減壓后麻痹休克的神經細胞以支配肢體及各種功能獲得恢復。
2015-12-20 01: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必須去脊柱專科進行必要全面檢查后在進行必要調理。
2015-12-19 18: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原則上:注意休息,避免中等體力勞動和劇烈體育鍛煉可以口服維生素E及維生素B,對癥止痛增加營養,平衡膳食;中醫抗萎,藥膳進補半年或一年復查顱腦核磁共振樹立信心,增加康復認識,重視自我康復具體:基礎保健措施須意識到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保護無感覺區,經常想到無感覺區。每天檢查幾次看有無受傷,注意皮膚有無發紅、水皰、燙傷、青腫、抓傷、切傷等等。農村病人要特別注意不要被荊棘和碎片刺傷。對皮膚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者,要防止皮膚干燥和皸裂。如果已有傷口,要盡快去醫院診治。注意手腳的保護,勞動或工作時戴手套,在拿熱的杯、壺、金屬勺子時,用手套、厚棉布或毯子包著拿。工具的把手要光滑,可在把手上包一塊橡皮,然后再包塊布。腳的保護,選購或訂做合適的鞋,不要讓腳在鞋里磨來磨去。行走距離不要太長,經常歇歇。舒服不過躺著。避免長時間看電視,長時間玩撲克、打麻將是對你的病情極為有害的生活方式。高枕頭對你的病體不利,應予更換。家庭康復:積極地參與家務活動,如打掃衛生、煮飯、種花及盡量生活自理,是一種有效的功能訓練。加強保健措施最好有較主專業的康復指導和訓練。晚期脊髓空洞癥患者由于肌肉萎縮、肌無力而長期臥床,易并發肺炎、褥瘡等,加之大多數患者出現延髓麻痹癥狀,給患者生命構成極大的威脅。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患者除請醫生治療外,自我調治十分重要。首先,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較強烈的長期或反復精神緊張、焦慮、煩燥、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失調,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其次,也是值得強調的一點: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患者維持消化功能正常,合理調配飲食結構是康復的基礎。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補充,提供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質,以增強肌力、增長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積極配合藥膳,如山藥、苡米、蓮子心、陳皮、太子參、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煙、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第三、勞逸結合。忌強行進行功能鍛煉,因為強行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應和你的治療醫生經常聯系,得到指導。最后,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機能低下,或者存在著某種免疫缺陷,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長,肌萎無力、肌跳加重,特別是球麻痹患者易并發肺部感染,如不及時防治,預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胃腸炎可導致腸道菌種功能紊亂,尤其病毒性胃腸炎對脊髓前角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從而使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復或加重。故也應注意預防感冒、胃腸炎。
2015-12-19 10: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