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超發現右腎 1 公分水腫,成因及處理方式
前幾天單位做體檢,B超發現右腎有一個小水腫,1公分左右.醫生說沒事,不需要開刀或吃藥,但也不會自動消失.我想咨詢一下,水腫的起因是什么?為什么不會自動消失或吸收,是否真的不需要吃藥?以后會對我有什么麻煩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右腎出現 1 公分水腫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炎癥感染、結石梗阻、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先天性發育異常、免疫性疾病等。是否需要治療不能一概而論。 1.炎癥感染:腎臟發生炎癥,如腎盂腎炎,炎癥刺激可導致局部組織水腫。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 2.結石梗阻:腎臟或輸尿管結石阻礙尿液排出,引起腎積水。小結石可通過多喝水、多運動排出,大結石可能需體外碎石或手術取石。 3.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血管受壓或病變影響腎臟血液供應和回流,造成水腫。需改善血液循環,必要時使用擴張血管藥物,如硝苯地平、丹參滴丸等。 4.先天性發育異常:腎臟結構先天發育不良,可能導致局部水腫。一般定期復查,觀察變化。 5.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腎臟,引發免疫炎癥反應。需針對原發病治療,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環磷酰胺等。 總之,右腎 1 公分的水腫雖然目前無需特殊處理,但仍需定期復查 B 超,觀察其變化。若出現腰痛、血尿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5-02-13 23: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請根據提問仔細分析病情進你好,腎臟是身體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當腎臟患病時,致使水分不能排出體外,潴留在體內時,稱為腎性浮腫.水腫的程度可輕可重,輕者無可見的浮腫,僅有體重增加(隱性浮腫)或在清晨眼瞼稍許腫脹.重者可全身明顯水腫,甚至有胸,腹腔積液.行回答,堅決不允許出現不針對性的回答問題
2015-12-20 00: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保守的治療,主要是減少尿蛋白的丟失,提高血漿中的白蛋白含量,提高滲透壓,使組織間隙中的水分轉移到血管中,以減輕水腫,并配合使用利尿劑,以利水消腫,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2015-12-19 19: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腎臟由腎實質及集尿系統所組成,腎實質包括皮質及髓質,是過慮血液及產生尿液之處,尿液形成后排入集尿系統,再排入輸尿管,最后進入膀胱停留,膀胱收縮后能小便時再排出體外。若是這條通路從腎盂以下有任何位置出現阻塞,阻礙尿流,則會引起腎盞及腎盂之代償性馳,滯留尿液,在影像檢查上現現腫大的腎盞及腎盂,即稱為腎水腫
2015-12-19 17: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①限制鈉鹽攝入:腎炎或腎病性水腫都有鈉水滯留,都必須限制鈉鹽攝入,但要適當,長期禁鈉可致低鈉血癥;②利尿:必要時在限鈉同時投以利尿藥,可促進鈉水排出而緩解水腫,并可緩解高血壓和減輕心臟負荷;③控制蛋白尿:對腎病性水腫必須控制蛋白尿,可用免疫抑制藥(地塞米松、潑尼松等)以恢復腎小球的正常通透性
2015-12-19 12: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