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肛管癌
這段時間一直都不是很好,因為這段時間一直都感覺自己的肛門周圍很難受,特別是感覺到大便時更是特別的疼痛,平時肛門處也很癢,前段時間就覺得越來越痛厲害了,不得不去檢查,原來是肛門周圍癌惹的原因。有什么危害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亮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結直腸肛門外科
-
患者好,臨床表現易與肛瘺、息肉、肛裂、肛周膿腫、性病肉芽腫、肛管皮膚結核、肛周皮膚癌相混淆,應予鑒別。肛管癌發展到晚期尚可出現許多侵襲性癥狀,例如當淋巴結轉移并累及閉孔神經時可出現頑固性會陰部疼痛且放射至大腿內側;腫瘤侵犯括約肌可致大便失禁。網上咨詢不能全面了解情況,如有疑問,建議到醫院就診。
2019-03-04 12:0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治療 肛管癌治療必須根據其病理類型、生長部位、侵犯的范圍、癌細胞的分化和惡性程度、有無淋巴轉移,采取不同治療方法。其中手術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且更著重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的聯合應用。以肛管鱗狀細胞癌為主論述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1)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Miles術):1974年以前,一般認為肛管癌的首選治療方式是經腹會陰聯合肛管、直腸切除術(Miles術),并認為手術是惟一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肛管癌局部侵襲以及3個方向的淋巴轉移,所以手術范圍比直腸癌更甚,要求會陰切除應包括肛門周圍廣泛的皮膚(不少于3cm)、肛門內外括約肌、坐骨直腸窩的脂肪組織、肛提肌以及盆底腹膜下所有淋巴引流區域,女性患者常需切除陰道后壁。由于切除范圍廣泛,會陰部切口常需開放處理,難以Ⅰ期縫合。擴大的Miles術,包括擴大的腹盆腔淋巴結清掃、預防性腹股溝淋巴結清除、盆腔臟器部分或全部切除術,并未顯示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復發率。反之,增加了手術并發癥和死亡率。Beck匯總1960~1988年19組資料1129例經腹會陰聯合切除手術治療資料,術后5年生存率約為50%,手術死亡率為5.9%,局部復發率為28%,遠處復發率27%。 近年來放療、化療對肛管癌治療的效果獲得肯定,擴大的Miles術不再被作為首選治療方式,特別是早期肛管癌,手術治療作為輔助治療施行。但T3、T4期肛管癌仍應以Miles術為主,術前或術后加以放化療。 (2)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肛管癌向下方的淋巴轉移第一站到達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率為8.2%~40.5%。初診時,有1/3~1/2患者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肛管癌Miles術后1~2年內相當多患者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因此,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被視為肛管癌手術治療不可缺少的方面。近年認識已趨一致。預防性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和降低復發率,Miles術后隨訪中發現腹股溝淋巴結轉移時再行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亦可獲得滿意效果。所以強調肛管癌根治術后定期密切復查和隨訪,術后1年內每月復查1次,1~2年內每2個月復查1次,若證實有淋巴結轉移,應及時作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 若初診時臨床已發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但未肯定癌轉移,Miles術前術后抗感染治療是十分需要的,若抗感染治療淋巴結消失則不必考慮即時作淋巴結清除,應予密切隨診;若抗感染治療后淋巴結無縮小,應考慮為淋巴結轉移,Miles術開始前作淋巴結活檢證實淋巴結轉移,也待Miles術后3~6周再行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術。這種分期手術可以避免對病者一次性創傷過大,還可以減少因腹股溝切口接近結腸造口而引起腹股溝皮瓣壞死、感染的危險性。
2015-12-19 15: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肛管癌包括肛管和肛門周圍皮膚的癌腫,發生率約為直腸癌的3%,所以說肛管癌就是指的是直腸癌這種說法不是很科學的,原發性結腸癌患者CEA增高占45-80%,不管有沒有癌胚抗原的結果的正常與否都不能輕易斷定肛管癌,所以還要作進一步的檢查 至于腹股溝淋巴結切除術范圍可根據病情而定,一般包括腹股溝淺、深淋巴結以及髂外淋巴結,甚至清除至髂總淋巴結。在清掃過程中,常取股管處淋巴結(Cloquet淋巴結)作冰凍切片檢查,以決定是否進一步作髂淋巴結清除。
2015-12-19 14: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肛管癌的危害是:肛管癌發展到晚期尚可出現許多侵襲性癥狀,例如當淋巴結轉移并累及閉孔神經時可出現頑固性會陰部疼痛且放射至大腿內側;腫瘤侵犯括約肌可致大便失禁;侵犯陰道形成肛管-陰道瘺,大便從陰道排出
2015-12-19 06: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由于肛管癌的便血和排便疼痛癥狀出現較早,癌腫發生在接近外表的肛管中,較易發現,早期診斷不難.要與肛管皮膚結核,基底細胞癌,肛旁大汗腺癌,慢性肛旁瘺管并發的癌,移行細胞或泄殖腔源癌相鑒別,需作病理切片檢查.建議及時做肛門鏡檢查!
2015-12-19 01: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肛管癌真正病因尚未明了,但有研究表明它是多因素作用下多基因失控所致,以往注意到長期慢性刺激如肛瘺、濕疣和免疫性疾患(如Crohn病)與肛管癌發生有關。
2015-12-18 19: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