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夜間睡覺到早上 5 點左右腰部酸痛多年,可能是由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腎結石、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等原因引起。 1. 腰肌勞損:長期腰部勞累或姿勢不良,導致腰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損傷,產生酸痛。治療以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為主,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氯唑沙宗等。 2.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引起腰部酸痛。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牽引、藥物治療,藥物如甲鈷胺、塞來昔布、甘露醇等。 3. 腎結石:結石刺激腎盂或輸尿管,可出現腰部酸痛。較小結石可通過多喝水、運動排出,較大結石可能需體外碎石或手術治療。 4. 強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骶髂關節等,表現為腰部疼痛、僵硬。治療常用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藥物。 5. 骨質疏松:骨量減少,骨微結構破壞,易出現腰部酸痛。治療包括補充鈣劑、維生素 D,以及使用抗骨質疏松藥物如阿侖膦酸鈉等。 出現夜間腰部酸痛多年的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過度勞累。
2025-02-12 23: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有可能骨質疏松,也會腰疼;腰肌損傷,也會腰疼;勞累過度,也會腰疼;缺少運動,保持一種姿勢,也會腰疼......產生腰疼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腰椎病,建議平時多注意一下是何原因,才有利于治療.祝你健康!
2015-12-19 14: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考慮腰椎間盤突出或腰肌勞損引起的,議去醫院做腰椎CT檢查一下,此病是慢性退行病變,屬于無菌性炎癥,打針吃藥無法消除無菌性炎癥,建議你采用中醫膏藥外貼法,膏藥有強筋健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不僅能控制阻止骨關節病的發展惡化,而且患者是康復后不易復發.安全無副作用,最理想的治療方法.
2015-12-19 09: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希望你到醫院看醫生檢查清楚.做腰椎拍片或MRI.還不排除腰椎椎間盤或者骨質增生的問題導致的可能.另外是否是睡的彈簧床墊,如果是,建議你一定要睡硬板床.可以牽引,理療,紅外線,推拿按摩治療.一定要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和學習,尤其是長期彎腰工作學習,每1小時左右要休息10分鐘左右.還要注意腰肌勞損的可能啊,腰肌勞損按照這個治療也會有效果的啊,建議口服蓋爾奇d試試.多吃骨頭湯和鯽魚湯瘦肉啊.另外喝牛奶是補充鈣劑最安全有效的途徑.牛奶中鈣的含量很豐富,每百克牛奶中含鈣可達100~110毫克,而且這種鈣為天然乳鈣,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況且,藥補不如食補.
2015-12-19 09: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腰痛是以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病證.西醫的腎臟疾病,風濕病,腰肌勞損,脊椎及脊髓疾病等所致腰痛,可參照該證辨證論治.婦女行經繩緊束疼痛,經后逐漸緩解,呈周期性發作者被稱為“經行纏腰痛”.“帶脈橫圍于腰,狀如束帶”(《沈氏遵生書》語).纏腰疼痛多由腎陽不足,寒凝帶脈,或肝經濕熱侵及帶脈,經行之際,陽虛氣弱,以致帶脈氣結不通而出現疼痛;或沖任氣血充盛,以致帶脈壅滯,濕熱滯留而疼痛. 中醫辨證論治 臨證首先宜分辨表里虛實寒熱.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證多屬表,屬實,發病驟急,治宜祛邪通絡,根據寒濕,濕熱不同,分別施治.由腎精虧損所致者,其證多屬里,屬虛,常見慢性反復發作,治宜補腎益氣為主. 寒濕型 腰部冷痛重著,轉則不利,靜臥不減,陰雨天加重.舌苔白膩,脈沉. 散寒祛溫,溫通經絡. 1.主方甘姜苓術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味 處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杜仲,獨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絡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二術苡仁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白術30克,薏苡仁20克,蒼術15克.水煎服. (2)干姜蒼術散(李振瓊《奇效驗秘方》) 處方:干姜50克,蒼術10克,當歸15克,95%酒精適量.將上藥研細末,過篩,于患部外敷熱烤.每日1次. (3)強腰散(張鑒銘驗方) 處方:川烏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膽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腦30克.將上藥共研為極細粉末,每次30~50克,開水沖調如糊狀,攤于紗布,趁熱時敷貼于痛處,隔日1換. 濕熱型 腰痛處伴有熱感,熱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動后可減輕,尿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清熱利濕,舒筋通絡.
2015-12-19 02: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