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對滑膜炎的治療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治療。西醫治療滑膜炎主要為口服消炎藥,止痛藥,緩解癥狀;手術抽取關節腔積液、淤血。中醫對滑膜炎的治療主張外敷膏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對關節腔積液的再吸收;物理方法為推拿、按摩,消散積液、淤血。口服藥物很難根治滑膜炎,一般針對滑膜炎的藥物主要為消炎為主,止疼為輔,起到緩解滑膜炎并發癥的發展。推薦治療為中醫中藥外敷治療,活血化瘀,另外中醫藥力持久,滲透力強,對滑膜炎治療有獨到之處。祝健康
2016-10-26 11: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滑膜炎發病部位主要在膝關節,因關節扭傷或其它關節炎癥等病因導致微循環不暢而造成膝關節明顯腫脹,積水、發熱,發軟及屈伸活動受限,下蹲困難并伴有疼痛。
2016-07-01 14:50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腿發軟不能蹲和下樓梯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膝關節損傷、半月板病變、髕骨軟化、肌肉勞損、神經問題等。 1.膝關節損傷:可能是運動過度或外傷導致。治療上,初期可通過休息、冷敷緩解,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修復。 2.半月板病變:多由磨損或創傷造成。輕度可保守治療,如物理治療、服用營養關節的藥物(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嚴重時需手術。 3.髕骨軟化:常見于長期勞損。要避免過度活動,加強股四頭肌鍛煉,可服用軟骨保護劑(如雙醋瑞因膠囊)。 4.肌肉勞損:過度勞累所致。休息、熱敷、按摩能幫助恢復,也可外用止痛膏(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 5.神經問題:如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需治療原發病,可采取牽引、理療,服用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片、維生素 B1 片)。 出現腿發軟不能蹲和下樓梯的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關節和肌肉,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
2025-02-11 16:30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滑膜炎是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癥,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最多的關節,故滑膜炎以膝為多見.首先應避免引起創傷或勞損的運動,減少膝部負重及屈伸活動.鍛煉股四頭肌是重要而有效的治療措施,直腿抬高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關節積液吸收,輕度滑膜炎一般不必臥床休息,可短距離行走,若積液量多,應適當休息,抬高患肢,床上做膝關節功能鍛煉.藥物治療:一般西醫采取抽積液,局部注射,加壓包扎,抗生素來控制病情.我們主張治療與功能鍛煉同時進行,避免愈后并發癥,用中藥能快速有效控制滑膜炎癥,配合正確的功能活動,可以加快積液的吸收。
2015-12-19 09:2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滑膜炎有積液的原因是,周圍軟組織緊張使膝關節緊張,壓力變大,從而走路時會更加擠壓滑膜產生積液。所以這種疾病的根本原因還是在外周的軟組織,把這些肌肉放松開,積液自然就沒了建議針灸治療
2015-12-19 09: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描述的應該是膝關節吧,這個情況有可能是有滑膜炎的,不知道是否做過檢查。建議先去醫院拍個膝關節的X線片,抽血查血常規、血沉等,先明確病情。由于膝關節腔有積液,可以去醫院抽積液,然后關節腔注射得寶松。祝你健康!醫生詢問:
2015-12-19 08: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膝蓋積水是滑膜炎。屬膝關節滑膜炎。滑膜炎是多種疾病(如創傷,骨質增生、結核、關節退變、風濕病疾病、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手術等)在滑膜組織方面的某些特定表現。這些疾病可以使的滑膜受到機械、生物、化學等刺激,引起滑膜組織充血、水腫、血管通透性增高,滑液過度分泌,吸收減少,從而導致關節腫脹,痛疼,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則關節滑膜長期受炎癥刺激反應,逐漸增厚。且有纖維機化,引起粘連,影響關節正常活動。因此滑膜炎不是一種病,是許多病的共同表現。膝關節滑膜是人體關節中面積最廣、最復雜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關節滑膜廣泛并位于肢體表淺部位,故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較多,因此,臨床上滑膜炎多表現在膝關節滑膜炎。滑膜炎的發生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內因主要為肝腎不足、筋骨不堅:脾失健運,水濕不化:絡脈不暢,痰淤內阻,而外傷或為跌打損傷,或為風寒外襲,或為日久勞損,或為邪毒感染。內因和外因相互影響,致使水濕滯于筋骨關節,絡脈不通,筋肉骨節失養,從而產生關節腫脹、疼痛,反復發作。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邱-醫-堂膏藥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從而增進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保護滑膜,改善營養狀態,減少炎癥滲出,促進關節液吸收,以解除關節僵硬、水腫、疼痛癥狀。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治愈目地。
2015-12-19 04: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