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頭痛、嘔吐、視盤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的征...
出現頭痛、嘔吐、視盤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的征象可因頸神經根受壓出現后頸部疼痛及強迫頭位向后生長壓迫小腦腳或其腹側時可出現眼震、步態不穩、共濟失調、肌張力降低等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頭痛、嘔吐、視盤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的征象顱后窩室管膜瘤到底怎么歸類?如何治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應該去大醫院查明病因治療的.生活上應該減少刺激性食物,忌油膩,忌腥葷,平時注意避免勞累,多食蔬菜水果,積極補充維生素C
2015-12-19 06: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手段因腫瘤多與腦干和后組腦神經粘連使手術全切除率降低術中加強神經電生理監測將有利于更完全切除腫瘤減少術后并發癥和死亡率病程早期即表現第四腦室底腦神經核刺激癥狀和錐體束受壓征象隨后出現小腦受損及顱高壓病癥時應想到室管膜瘤的可能
2015-12-18 23: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顱內壓增高? 顱內壓增高是因顱腔內容物(腦、腦脊液、腦血容量)的體積增加或顱內占位性病變等因素引起的以顱內壓力升高為特征的綜合征,在神經科及其他各科臨床上甚為多見,嚴重時可導致腦疝而危及生命。成人惡性顱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5%,兒童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顱內轉移瘤的發病率為顱內腫瘤的6%~10%。 顱內壓是指顱腔內的壓力。正常人的顱內壓力是指水平側臥位時經腰椎穿剌測得的壓力。其正常值成人為0.78一1.76kPa(80一180mmH2O),兒童為0.49一O.98kPa(50-100mmH2O),如壓力超過1,96kPa(200mmH2O)時。即為顱內壓增高(intractanial hypertension)或稱顱壓增高綜合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