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歲女患者行走困難能確診遺傳性共濟失調嗎及治療方法
患者,女,63歲,主因“進行性行走困難4個月”就診。患者于2010年2月出現行走困難,雙下肢無力,站立不穩及雙下肢感覺異常等診治。查體:雙下肢淺感覺減弱。雙側巴氏征陽性,雙膝腱反射亢進,右上肢腱反射亢進,余未見異常。就診于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輔助檢查:頭顱、頸椎、胸椎及腰椎MRI均未見異常。神經內科醫生考慮為“遺傳性共濟失調”(或者叫遺傳性痙攣性截癱)。請問,能確診該病嗎?該如何治療?中醫有效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僅根據目前提供的癥狀和檢查結果,不能確診為遺傳性共濟失調。還需進一步檢查,如基因檢測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中醫治療等。 1. 疾病介紹:遺傳性共濟失調是一組以共濟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系統遺傳變性病。主要累及脊髓、小腦和腦干。 2. 診斷方法:除了目前已做的頭顱、頸椎等 MRI 檢查,基因檢測對確診有重要意義。 3. 藥物治療:可使用巴氯芬緩解痙攣,丁螺環酮改善共濟失調,加巴噴丁減輕疼痛。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4. 康復訓練:包括平衡訓練、步態訓練等,有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 中醫治療:中醫可能通過針灸、中藥調理等方式輔助改善癥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6. 心理支持:患者可能因疾病產生心理壓力,需要心理疏導。 對于該患者,需要綜合多種方法進行診斷和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患者應保持積極心態,配合治療。
2025-02-12 11: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遺傳性共濟失調是一組以共濟失調,辨別距離障礙為突出癥狀的神經系統進行性變性疾病.可以用針灸治法 可先用主穴,如效不顯,則改配穴.主穴以28號1.5~2寸毫針沿皮快速刺入1~1.5寸,用200次/分的頻率進行快速捻轉,持續5分鐘,間隔10分鐘再捻轉5分鐘,重復3次出針.配穴:額頂帶前1/4由上向下刺,額頂帶后1/4由前向后刺,頂顳帶應用4根毫針由上向下接連透刺,而第1針須與額頂帶后1/4針行交叉刺,每根毫針中間間隔1寸.采用輕而慢插針,快速而有力的抽氣法,并行快速捻轉1分鐘,留針15分鐘,期間可行針3次.上述方法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天.
2015-12-18 15: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遺傳性共濟失調(hereditaryataxia)是一組以共濟失調、辨距障礙為突出癥狀的神經系統進行性變性疾病。病因不明,多數為遺傳性。病變除累及周圍神經,脊髓和小腦外,還可不同程度地影響神經系統其他部位。目前,神經細胞重生療法治療遺傳性共濟失調臨床效果顯著,能短時間內控制病情。
2015-12-18 14: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偉林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對于遺傳性共濟失調患者一般采用支持治療及神經營養藥物治療為主如毒扁豆堿胞二磷膽堿等本病無特殊治療方法為校正足畸形可行腱轉移延長術關節融合術等同時肢體的功能鍛煉有利于保持動作的正確性及防止攣縮目前西醫尚無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措施。
2015-12-18 13: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是以進行性小腦共濟失調,眼,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及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為特點的神經皮膚綜合征.一)取穴 主穴:平衡區,感覺區,語言Ⅰ,Ⅱ,Ⅲ區. 配穴:額頂帶(前1/4和后1/4),頂顳帶,頂枕帶. 額頂帶位置:神庭至百會穴左右各旁開半寸處的一寸寬帶,將全帶由前至后分為4等份. 頂顳帶位置:前頂穴至頭維穴,向前后各旁開半寸的條帶. 頂枕帶位置:自百會穴至腦戶穴連線左右各旁開半寸的一寸條帶. (二)治法 可先用主穴,如效不顯,則改配穴.主穴以28號1.5~2寸毫針沿皮快速刺入1~1.5寸,用200次/分的頻率進行快速捻轉,持續5分鐘,間隔10分鐘再捻轉5分鐘,重復3次出針.配穴:額頂帶前1/4由上向下刺,額頂帶后1/4由前向后刺,頂顳帶應用4根毫針由上向下接連透刺,而第1針須與額頂帶后1/4針行交叉刺,每根毫針中間間隔1寸.采用輕而慢插針,快速而有力的抽氣法,并行快速捻轉1分鐘,留針15分鐘,期間可行針3次.上述方法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7天.
2015-12-18 01: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遺傳性共濟失調? 遺傳性共濟失調癥是一組主要在臨床上以共濟失調和病理上以脊髓小腦變性為特征的遺傳病,世代相傳的遺傳背景、共濟失調表現及小腦損害為主的病理改變是三大特征。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依損害部位分脊髓型、脊髓小腦型和小腦型3類,或分脊髓性共濟失調、小腦性共濟失調和共濟失調性腦病3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