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歲老人中風后手腳異常是否為發病前兆?
我奶奶89歲,中風后右手右腳無力有腫脹現象,語言表達不清。昨天下午左腳腳麻,今天左腳出現微腫現象。這樣是否是發病前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本病的治療應積極尋找病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同時對癥處理.急性期積極控制抽搐,出血及腦水腫.癱瘓的肢體絕對休息,保持功能位置,防止畸形.功能稍微恢復后鼓勵早期活動,采取針灸,推拿,按摩及理療,幫助肢體恢復功能.對智能落后者急性期后可試用谷氨酸或γ?酪氨酸.對有動作過多的小兒可選用利他林,并加強教育.引起癱瘓肢體疼痛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1)肩關節半脫位上肢完全癱瘓后,使肩關節周圍肌肉松弛,在重力的影響下,肩關節往往會受牽拉而發生半脫位.病人經常感疼痛或不適,尤其是在給患肢被動運動時,疼痛就更厲害.肩關節為什么容易半脫位呢?這是由于肩關節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我們知道全身各個關節的活動范圍差別很大.而活動范圍最大的就數肩關節了.它幾乎可作所有方向的運動,使我們能夠靈活地從事日常各種活動.肩關節的這種功能,主要與它的構造有關.由于肩關節窩較淺,關節頭圓而大,活動起來當然方便.但當肢體癱瘓后,肩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松弛,固定關節的功能減弱,加之重力作用,肩關節就會離開關節窩,滑到下面去了,臨床上就出現肩關節外形改變,并產生疼痛.(2)肩手綜合征此癥常發生于腦血管病后1~3個月,是腦血管病后肩痛,手痛的常見原因,如不及時治療,后果嚴重,常引起殘疾.這種病主要表現為患側肩痛,手痛,上肢外展,旋外,上抬受限,強制被動運動則劇痛難忍,手背,手指腫脹,手背皮膚皺紋消失,有光亮感,壓之微凹,皮膚漸紅,皮溫增高以及指腕關節屈曲疼痛等癥狀.(3)肩關節周圍炎常于偏癱后數月發生,臨床初期表現上臂外展和上抬時疼痛,以后逐漸加重,病人出現持續性上臂和手劇烈疼痛,往往使患者難以入睡,而無望地哭泣,并懇求醫生或別人不要動他的肩臂.此外,足趾嚴重屈曲,內收,肘,膝關節屈肌萎縮,跟腱縮短,當觸地受壓或活動時,也常引起患肢疼痛.
2015-12-18 15: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頭暈,特別是突然發生的眩暈;頭痛,與平日不同的頭痛即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或一側上下肢發麻。
2015-12-18 07: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偏癱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癥狀.輕度偏癱病人雖然尚能活動,但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者常臥床不起,喪失生活能力.吃納豆——在煮熟的大豆(黃豆,黑豆)里,接種上納豆菌.在4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讓它充分發酵,等大豆表面產生了白膜,納豆菌就使大豆變成了納豆.納豆最引人注目的成分就是“納豆致活酶”.它是納豆菌發酵大豆而生成的.“納豆致活酶”分解大豆蛋白質而產生了納豆的粘絲
2015-12-18 01: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首先應該確定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診斷明確后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畢竟兩者治療上有一定的沖突。不要擔心,愿患者早日康復
2015-12-17 2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