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歲小孩發作類似癲癇,腦電圖異常仍發作怎么辦
我的小孩4歲時開始出現類似癲癇癥狀,為什么這么說呢,作過磁共振,腦CT,24小時都帶著的盒子,腦電圖,都沒有查出來,后來在發作時作腦電圖發現類似癲癇波,吃過妥太,德爸金,草藥,現在吃德爸金和祛痰鎮驚膠囊,大約一年多,還發作.請問我的小孩一定得的是癲癇嗎,我該怎么辦請問兒童良性癲癇的癥狀有哪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4 歲小孩出現類似癲癇癥狀,雖發作時腦電圖有異常但治療后仍發作,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診斷準確性、藥物選擇、生活習慣、病情復雜程度、個體差異等。 1. 診斷準確性:腦電圖雖發現類似癲癇波,但仍可能存在誤診。有時單次檢查結果不全面,需要多次復查或結合其他檢查,如基因檢測等。 2. 藥物選擇:所用藥物可能對孩子的病情控制效果不佳。需考慮調整用藥方案,如嘗試卡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鈉等。 3. 生活習慣:孩子的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或飲食不當,都可能誘發癲癇發作。 4. 病情復雜程度:可能存在多種病因導致的癲癇,或伴有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使治療難度增加。 5. 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對藥物的反應不同,藥物在體內的代謝也有差異,影響治療效果。 總之,孩子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家長應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小兒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調整治療方案,并注意孩子的日常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
2025-02-11 22: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癲癇是多種原因引起大腦局部神經元異常高頻放電所致的大腦功能失調的慢性腦部疾病。顱內感染、顱腦外、酗酒、腦寄生蟲病引起成人癲癇發作。建議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和勞累,不要登高、騎車、游泳,不宜多吃含鋅高的食物,避免食用誘發癲癇的食物,注意飲食中要有足夠的營養。羊肉、狗肉、雄雞、野鴨、鯉魚等“發物”均不宜多食用;烈酒、濃茶、咖啡應絕對禁止。注意保養,防止任何誘發因素,如絕對戒煙、戒酒,防止激動或生氣以及疲勞過度等。醫生詢問:
2015-12-18 07: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1、部分性發作:進一步分為簡單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繼發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1)簡單部分性發作定義要素為發作時意識清醒。多數復雜部分性發作有先兆,這種先兆就是簡單部分性發作。簡單部分性發包括感覺、運動、自主神經、精神癥狀性發作。2)復雜部分性發作時表現意識障礙,實踐中,評價病史中是否表現為意識障礙有時很難。最常用的方式是詢問患者是否記得發作。患者可能記得先兆,但能記住對周圍環境無反應的情況。3)額葉起源的復雜部分性發作特點,可以為稀奇古怪的運動行為,如:自行車運動或擊劍姿勢;運動特征比顳葉起源者更突出;發作后很快恢復基線;發作通常呈簇。4)繼發性全面性發作通常先兆開始,進展為復雜部分性發作然后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也可以由復雜部分性發作或先兆直接進展為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臨床上單憑病史很難分類原發性或繼發性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2、全面性發作:分為6種主要類型:(1)失神發作;(2)強直發作;(3)陣攣發作;(4)肌陣攣發作;(5)原發性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6)失張力發作。
2015-12-18 06: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兒童癲癇,又稱Rolando(羅蘭多)癲癇,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此癥狀群表現為短暫、單純的部分面部偏側運動發作,如單側面肌、口咽肌、口唇的短暫強直或陣攣性抽動。嬰兒痙攣癥也屬于一種難治性癲癇綜合征,多數是因腦部器質性病變或遺傳性代謝性疾病所引起。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幾乎無效。所以,目前在臨床上只能是一方面控制發作,另一方面積極尋找并清除病因。
2015-12-18 03: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癲癇是多種原因引起大腦局部神經元異常高頻放電所致的大腦功能失調的慢性腦部疾病。顱內感染、顱腦外、酗酒、腦寄生蟲病引起成人癲癇發作。建議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和勞累,不要登高、騎車、游泳,不宜多吃含鋅高的食物,避免食用誘發癲癇的食物,注意飲食中要有足夠的營養。羊肉、狗肉、雄雞、野鴨、鯉魚等“發物”均不宜多食用;烈酒、濃茶、咖啡應絕對禁止。注意保養,防止任何誘發因素,如絕對戒煙、戒酒,防止激動或生氣以及疲勞過度等。另外,參加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盡量少看電視,少玩游戲機,少使用電腦、手機,不下棋、不打麻將等。醫生詢問:
2015-12-17 22: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