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精神疾病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因素只是其中之一。環境、心理、社會等因素也可能在其中發揮作用。憂郁癥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遺傳易感性、神經生化改變、心理社會因素等都可能與之相關。 1.遺傳因素:部分精神疾病存在遺傳傾向,家族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后代患病風險可能增加。但并非一定會遺傳,遺傳方式也并非簡單的顯性或隱性遺傳。 2.神經生化因素:憂郁癥與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有關,如 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 3.心理因素:性格內向、敏感、脆弱,或長期處于高壓、緊張狀態,容易誘發憂郁癥。 4.社會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如失業、離婚、親人離世等,可能成為發病的誘因。 5.生理因素:某些軀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腦卒中等,可能導致憂郁癥。 6.生活方式: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響心理健康。 總之,前奶奶有精神疾病,父親有憂郁癥,后代患病風險可能較普通人高,但不一定會發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積極的心態,遇到問題及時尋求幫助,有助于預防和應對精神疾病。
2025-02-12 23: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發育的原因.早熟可能大,建議檢查內分泌激素看看.不要吃含激素的食物和藥物.去除原因.必要時候可以采用藥物治療.
2015-12-18 11: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