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休克病人體位采用中凹位時,頭和下肢的角度有一定的標準。一般來說,頭部抬高約 10° - 20°,下肢抬高約 20° - 30°。這一體位有助于改善休克患者的血液循環,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輸出量,改善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 1. 改善回心血量:中凹位使下肢抬高,利用重力作用促進下肢靜脈血回流,增加回心血量,為心臟提供更多的血液,增強心臟的泵血功能。 2. 提高心輸出量:更多的回心血量可使心臟每次收縮時射出的血量增加,從而提高心輸出量,為身體各器官提供更充足的血液供應。 3. 緩解腦部缺血:頭部適當抬高能減輕顱內壓,改善腦部的血液灌注,減少腦組織缺氧和損傷。 4. 促進呼吸功能:這種體位有助于改善肺部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減輕呼吸困難。 5. 增強腎臟灌注:增加腎臟的血液供應,有助于維持腎臟的正常功能,促進代謝產物的排出。 總之,中凹位是休克患者常用的體位之一,但在實際應用中,醫護人員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2025-01-17 05: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采取頭、軀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增加回心血量。抬高頭胸部目的在于降低膈肌平面,減少腹腔臟器上移對呼吸的影響,有利于胸肌活動,增加肺活量,使呼吸運動更接近于生理狀態。抬高下肢有利于增加從靜脈回心的血量,從而相應增加循環血容量。疑有骨折存在的情況下,骨折部位要固定防止斷端移位,體位視具體情況而定。
2015-12-17 11: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休克體位:頭部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你好,休克的一般緊急處理1、取平臥位不用枕頭,腿部抬高30°,如心原性休克同時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氣急不能平臥時,可采用半臥位。注意保暖和安靜。盡量不要搬動,如必須搬動則動作要輕。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暢通鼻導管或面罩給氧。危重病人根據動脈Pco2、Po2和血液pH值。給予鼻導管或氣管內插管給氧。3、建立靜脈通道如果周圍靜脈萎陷而穿刺有困難時,可考慮作鎖骨下或上靜脈及其他周圍大靜脈穿刺插管,亦可作周圍靜脈切開插管。4、尿量觀察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夠的最敏感的指標。休克病人宜置入導尿管以測定每小時尿量,如無腎病史,少或無尿可能由于心力衰竭或血容量未補足所致的灌注不足,應積極查出原因加以治療,直到尿量超過20~30ml/h。5、觀察周圍血管灌注由于血管收縮,首先表現在皮膚和皮下組織。良好的周圍灌注表示周圍血管阻力正常。皮膚紅潤且溫暖時表示小動脈阻力降低,可見于某些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和神經原性休克。皮膚濕冷、蒼白表示血管收縮,小動脈阻力增高。但皮膚血管收縮狀態僅提示周圍阻力的改變,并不完全反映腎、腦或胃腸道的血流灌注。6、血流動力學的監測如病情嚴重可根據具體情況,切開或穿刺周圍靜脈,放入飄浮導管(Swan-Ganz)到腔靜脈近右心房測得中心靜脈壓,進而測肺動脈壓及肺楔嵌壓、心排血量,根據測值結果進行相應治療措施的調整。
2015-12-17 09: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患者20歲女咨詢休克病人的體位問題您好,通常休克病人的體位是頭軀干抬高20~30度角,下肢抬高15~20度角,這樣可以使更多的血液回流入心臟。祝好!
2015-12-17 05: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中凹位頭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0~20度。建議:中凹位常用于休克的患者,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2015-12-17 04: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短暫休克應如何正確處理 -
Q: 睡覺時常感覺心慌似要休克是何原因 -
Q: 雙黃連過敏休克應如何處理 -
Q: 酒后休克的原因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
Q: 失血性休克肺炎窒息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
Q: 休克的產生原因有哪些 -
Q: 靜脈注射易休克應如何應對 -
Q: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大出血后諸多不適正常嗎 -
Q: 如何有效緩解休克癥狀? -
Q: 如何正確照顧休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