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癥狀后確診腦膜炎,該如何應對?
我開始的癥狀類似感冒,如發熱、頭痛和嘔吐,接下來嗜睡和頸部疼痛,特別是向前伸脖子時痛。經常因弓后背時感到疼痛。流腦會有暗紅色或淺紫色淤點布滿全身。到醫院檢查是腦膜炎。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腦膜炎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如細菌、病毒、真菌等。癥狀多樣,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對癥治療等。需要注意預防并發癥,做好康復護理。 1. 病因:腦膜炎的常見病因包括細菌感染(如腦膜炎雙球菌)、病毒感染(如腸道病毒)、真菌感染等。不同病原體導致的腦膜炎癥狀和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2. 癥狀:發熱、頭痛、嘔吐、嗜睡、頸部疼痛等是常見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抽搐、昏迷等。 3. 檢查: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對診斷腦膜炎有重要意義。還可能需要進行血常規、腦電圖、頭顱 CT 等檢查。 4. 治療:根據病因選擇藥物,如細菌性腦膜炎常用頭孢曲松、萬古霉素等;病毒性腦膜炎常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同時進行脫水降顱壓、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 5. 預防: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接觸感染者。接種疫苗(如腦膜炎球菌疫苗)可有效預防部分類型的腦膜炎。 6. 康復:在病情穩定后,進行康復訓練,如肢體功能鍛煉、認知訓練等,有助于恢復功能。 腦膜炎危害較大,一旦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規范治療,并做好康復和預防工作,以促進康復,減少后遺癥的發生。
2025-01-15 20: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早期病例即應住院治療,臥床休息,供應營養豐富的含高維生素和高蛋白食物(二)抗結核治療抗結核藥物宜選擇滲透力強,腦脊液濃度高的殺菌劑,治療過程中要觀察毒副反應,盡可能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藥物聯用.目前常用的聯用方案查①異菸肼,鏈霉素和乙胺丁醇或對氨基水楊酸;②異菸肼,利福平和鏈霉素;③異菸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具體用法,劑量,療程見表8-4. (三)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抑制炎性反應,有抗纖維組織形成的作用;能減輕動脈內膜炎,從而迅速減輕中毒癥狀及腦膜刺激征;能降低腦壓,減輕腦水腫,防止椎管的阻塞.為抗結核藥物的有效輔助治療.一般早期應用效果較好.可選用強的松每日1~2mg/kg口服,療程6~12周,病情好轉后4~6周開始逐漸減量停藥.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25~1mg/kg分次靜注.急性期可用氫化考地松每日5~10mg/kg靜點3~5天后改為強的松口服.(四)對癥治療1.腦壓增高(1)20%甘露醇5~10ml/kg快速靜脈注射,必要時4~6小時一次,50%葡萄糖2~4ml/kg靜注,與甘露醇交替使用.(2)乙酰唑胺每日20~40mg/kg分2~3次服用3天,停4天.(3)必要時腦室穿刺引流,每日不超過200ml,持續2-3周.2.高熱,驚厥按后章處理.3.因嘔吐,入量不足,腦性低鈉血癥時應補足所需的水分和鈉鹽.(五)鞘內用藥對晚期嚴重病例,腦壓高,腦積水嚴重,椎管有阻塞以及腦脊液糖持續降低或蛋白持續增高者,可考慮應用鞘內注射,注藥前,宜放出與藥液等量腦脊液.常用藥物為地塞米松:2歲以下0.25~0.5mg/次,2歲以上0.5~5mg/次,用鹽水稀釋成5ml.緩慢鞘內注射,隔日1次,病情好后每周一次,7~14次為一療程.不宜久用.異菸肼能較好的滲透到腦脊液中達到有效濃度,一般不必用作鞘內注射,對嚴重的晚期病例仍可采用,每次25~50mg,隔日一次,療程7~14次,好轉后停用.
2015-12-16 20: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潤榮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外科
-
你好,菌苗預防: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A和C兩群莢膜多糖菌苗。經超速離心提純的A群多糖菌苗,保護率為94.9%,免疫后平均抗體滴度增加14.1倍。國內尚有用多糖菌苗作“應急”預防者,若1~2月份的流腦發病率大于10/10萬,或發病率高于上一年同時期時,即可在人群中進行預防接種。
2015-12-16 15: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