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聯合麻醉術后全身瘙癢伴水泡如何治
患者采取的是腰硬聯合麻醉做的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麻醉中鹽酸布比卡應2MI+10%葡萄糖0.5MI蛛網膜腔注入,術中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術后全身瘙癢,以雙下肢紅,全身瘙癢明顯,摳了以后有水泡出現,請問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案,謝謝。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腰硬聯合麻醉術后出現全身瘙癢、雙下肢紅及水泡,可能是麻醉藥物過敏、術后感染、皮膚疾病、自身免疫問題、其他不明原因等所致。 1. 麻醉藥物過敏:鹽酸布比卡因等麻醉藥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治療上可使用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嚴重時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 2. 術后感染:手術部位或全身感染可能導致類似癥狀。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呋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3. 皮膚疾病:如濕疹、接觸性皮炎等。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口服維生素 C 增強皮膚抵抗力。 4. 自身免疫問題:自身免疫性疾病影響皮膚。需進一步檢查明確,可能用到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 5. 其他不明原因:需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過敏原檢測等,以明確病因。同時要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防止感染加重。 患者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治療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癥狀變化,遵循醫囑用藥。
2025-01-16 01: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建議你最好積極遵醫囑治療為好,沒事的注意衛生,積極復查為好,
2015-12-16 19: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你說的應該屬于對麻醉藥過敏引起的休克表現不知道你使用的是什么麻醉藥品,介入手術一般使用局部麻醉的,因為麻醉藥品的種類比較多,如果你對一種麻醉藥品過敏,可以使用其他的麻醉藥物的。不可能你對所有的麻醉藥品都過敏吧,總有不過敏的吧。
2015-12-16 18: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局部麻醉藥在正確使用時很安全,但是,如同其他所有的藥物,局部麻醉藥同樣具有不良反應。本文將綜述藥物,特別是局部麻醉藥的全身不良反應。為了進一步理解,首先闡述毒理學的幾個基本原理。藥品的不良反應包括,從一旦停藥后完全可逆的反應(對病人來說很難理解),到感覺不舒服但是并不嚴重的反應,到能夠嚴重致殘甚至致死的反應。使用任何藥物,都會出現二種作用:(1)治療作用,是對臨床有益的并且是所需的;(2)不良反應,是臨床多余的,不是臨床所需的。原理1:沒有一種藥物具有單一的作用所有的藥物都具有多種作用,所需和非所需的。理想的情況是選擇合適的藥物,以合適的劑量和給藥途徑,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理由用于合適的病人,而且不產生任何不良反應。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沒有一種藥物如此合適而對病人只產生有益的作用。原理2:沒有一種臨床有效的藥物能夠完全避免毒性反應合理治療的目的是盡可能增大藥物的治療作用,同時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沒有一種藥物是絕對安全的,或者絕對有害的。所有的藥物,如果使用不當,都會產生毒害作用;相反,所有藥物,如果使用適當,都是安全的。原理3:一種藥物的潛在毒性產生與否,關鍵在于使用者安全使用藥物的第二個因素在于藥物使用者,不同的人對于同一種刺激反應是不同的,同樣,不同病人對于同一種藥物的反應也是不同的。在給藥之前,醫生必須詢問病人的病史或者用藥史。有關局部麻醉藥的生理學評價在第4章和第10章討論。藥物不良反應的分類在過去,藥物不良反應的名稱比較混亂:藥物不良反應被分為副反應,副作用,藥源性疾病,治療過程中疾病,二級作用,非耐受反應。藥物不良反應(adversedrugreaction)是目前為止較為合適的名稱。藥物產生不良反應主要通過3種方式。對于口腔治療中的局部麻醉和疼痛控制,三個重要的方面是藥物過量反應,過敏反應和特異性反應。藥物過量反應是指由于絕對或者相對給藥過量,藥物血液水平升高,而產生的臨床癥狀或者反應。藥物過量的臨床表現是藥物的藥理作用在身體不同組織和器官的擴展。局部麻醉藥的作用是抑制細胞膜產生興奮,當給藥途徑和劑量合適時,對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很小或者不產生抑制作用。但是,當腦部循環或者心肌的藥物濃度升高時,選擇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指征和癥狀就會出現。過敏是指通過接觸某種特殊的過敏原造成過度敏感狀態,當再次接觸此過敏原時,會產生過度反應。臨床上過敏反應通常會有以下表現:發燒血管性水腫蕁麻疹皮炎造血器官功能減退(depressionofblood-fminggans)光線過敏過敏性反應藥物過量反應與藥物的藥理特性有直接關系,于此相反,過敏反應則是由于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造成的。由局部麻醉藥、抗生素、橡膠、或者對于貝魚類、蜂螫、草莓引發的過敏反應,其機理是相同的,臨床表現也是相似的,處置這些過敏反應的方法也是基本相同的,而對于藥物過量反應的處置方法則是完全不同的。過量反應與過敏反應的另一個不同點在于引發或者產生反應所需要的量不同。對于過量反應,需要大量藥物使得靶器官或者組織的藥物濃度升高。過量反應與給藥劑量相關,臨床癥狀和表現的嚴重程度與藥物的血液水平相關,給藥劑量越大,血藥濃度越高,臨床反應越嚴重。于此相反,過敏反應與劑量無關。大劑量給藥非過敏性病人并不能夠引起過敏反應,但是,給藥過敏性病人,即使很小的劑量也能夠引發致命的過敏反應。特異性反應,是藥物不良反應的第三類,到目前為止,尚不能夠用藥理學或者生物化學的機理加以解釋,所以其第二個定義是除了過量反應和過敏反應的藥物不良反應。舉個例子,某些病人在服用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后能夠產生刺激或者興奮癥狀,這種反應無法解釋。另外,幾乎無法預料特異性反應會發生在什么樣的病人身上,具有什么特點和性質。有人認為,所有的特異性反應的具有基本相同的發生機理,只有病人服用某種特殊的藥物并且引發特異的臨床表現才能夠確認。因為特異性反應的不可預料性,所以對于其處置的討論是非常困難的,通常采用對癥證治療:臥位,通風,呼吸支持,循環支持,和密切觀察。過敏反應過敏是指通過接觸某種特殊的過敏原造成過度敏感狀態,當再次接觸此過敏原時,會產生過度反應。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范圍很廣,有輕度的延遲反應,在接觸過敏原48小時后發生,也有在幾秒鐘內發生的威脅生命的反應。誘導因素人群中過敏的發生率并不低:大約有15%的過敏病人情況非常嚴重,需要藥物治療;實際上,在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中,大約有33%的病人是過敏性疾病。確實報道過局部麻醉藥的過敏反應事件,但是,自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使用酰胺類麻醉藥,過敏反應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正如Brown等人所陳述的那樣:“酰胺類麻醉藥的發現顯著地降低了局部麻醉藥過敏性反應的發生率,盡管近些年有文獻報道,但是酰胺類麻醉藥的過敏性中毒反應的發生率極低。”局部麻醉藥的過敏性反應包括皮炎、支氣管痙攣,和全身特異性反應。最常見的過敏反應是局部皮膚反應,而威脅生命的過敏反應實際上非常少見。酯類局部麻醉藥的過敏性反應相對來說比較常見,例如普魯卡因,propoxycaine,benzocaine,tetracaine,和一些有關的復合藥物,如普魯卡因青霉素G和普魯卡因胺。酰胺類麻醉藥基本上不具有此傾向,但是,從近期的文獻報道和病例調查報告來看,所謂的酰胺類麻醉藥的過敏反應似乎在逐漸增加,盡管對這些報道和報告進一步分析顯示這些反應通常是過量反應,特異性反應,或者是心理性反應。文獻表明過敏反應的發生是由于局部麻醉藥的不同成份引起的。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乙酯和丙酯)作為抑菌劑,應用于復合藥物,化妝品和食品。其應用日益廣泛,同時引發了對其過敏事件的不斷增加。Aldrete和Johnson在對局部麻醉藥的過敏性研究中發現,對于對羥基苯甲酸甲酯的反應呈現陽性,而對于沒有防腐劑的酰胺類麻醉藥的反應呈現陰性;他們沒有發現任何受試者出現全身特異性反應。對于焦亞硫酸鈉或者亞硫酸氫鈉的過敏反應事件的報道逐漸增多。亞硫酸鹽通常作為抗氧化劑噴灑在水果或者蔬菜的表面保持新鮮,例如,蘋果片噴灑亞硫酸鹽在空氣中不會變成褐色(被氧化)。對亞硫酸鹽過敏者(最常見的類固醇類依賴的哮喘患者)通常能夠引發非常嚴重的反應(支氣管痙攣)。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布有關限制食品使用亞硫酸鹽的法規。如果病人有亞硫酸鹽過敏史,牙科醫生在使用含有亞硫酸鹽的局部麻醉藥時應高度警覺。在所有的含有血管收縮劑的局部麻醉藥中都含有焦亞硫酸鈉或者亞硫酸氫鈉,但是在“單一”局部麻醉藥中則不含有。局部麻醉藥能夠引起過敏反應,口腔科治療中常用的局部麻醉藥大多數是酯類局部麻醉藥,如benzocaine和tetracaine。這類局部麻醉藥過敏反應的發生率遠遠高于酰胺類麻醉藥。由于benzocaine并不全身性吸收,所以過敏反應僅僅局限于使用部位。但是其他的局部麻醉藥,酰胺類或者酯類,能夠全身性吸收,其過敏反應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全身性的。許多局部麻醉藥含有抗氧化劑,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或者對羥基苯甲酸丙酯,也能夠引起過敏反應。預防[/col][colBlue]病史詢問[/col]有關過敏反應的病史詢問有以下幾個問題:問題:您對青霉素、阿斯匹林、可待因或者其他藥物過敏(如騷癢、皮疹、手足眼腫脹等)嗎?問題:您曾經患有哮喘、枯草熱、竇塞、過敏、麻疹?說明:這些問題的目的是確認病人是否有過藥物不良反應史。藥物不良反應比較常見,如果病人提及任何有關局部麻醉藥的反應,在考慮使用局部麻醉藥前應采取以下方法;如果病人提及有關局部麻醉藥的過敏反應,那么牙科醫生非常有必要考慮以下因素:1.假設病人確實對問題中提及的藥物過敏,那么采取方法確認所謂的“過敏”是真正的過敏。2.禁止使用任何類似的藥物,除非確實排除了過敏的可能性。3.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等效的其他藥物可供選擇。4.可供選擇的不等效的藥物是局部麻醉藥。準確判斷是否為過敏反應,有二點非常有用:(1)問診記錄,能夠直接從病人獲得許多信息;(2)如果有疑問,有必要會診以進行更加全面的評價。問診記錄以下問診記錄是牙科醫生與病人之間進行的關于局部麻醉藥過敏反應。前二個問題非常關鍵,因為在評估者的頭腦中立即建立起一種感覺,即過敏反應是否存在。問題:請詳細描述發生的情況。問題:當時進行了哪些治療?詢問上述二個問題之后,評估者可以考慮其他的問題,以便了解實際發生的情況:問題:在注射局部麻醉藥時,您采取什么體位?問題: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如何?問題:當時需要緊急救護了嗎?問題:當時進行了哪些藥物治療?問題:藥物治療的劑量如何?問題:局部麻醉藥中是否含有血管收縮劑?問題:事件發生時是否服用了其他藥物?問題:您能否提供當時治療醫生的名字、地址和電話號碼?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夠為醫生提供足夠的信息,以判斷是否真正發生了藥物過敏反應。這是處理的第一步,然后進行如下問診:問題:請詳細描述發生的情況。說明:這也許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病人會描述事件發生的實際順序。在許多情況下,問題的答案能夠解釋發生的“過敏反應”,應記錄并分析病人描述的癥狀,以便確定不良反應的診斷假設。病人當時失去知覺了嗎?病人出現抽搐了嗎?病人出現皮膚癥狀或者呼吸困難了嗎?下面將要討論過敏反應,以便使評估者確定出現癥狀的性質。過敏反應為以下一個或者多個癥狀:皮膚(騷癢,麻疹,皮疹,水腫),胃腸道系統(痙攣,腹瀉,惡心,嘔吐),外分泌腺(流鼻涕,流眼淚),呼吸系統(哮喘,喉部水腫),和心血管系統(血管性水腫,血管擴張,低血壓)。大多數病人描述他們對局部麻醉藥的過敏反應為心悸,嚴重頭痛,出汗和輕微顫抖,這些反應大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或者是由于給藥過多的血管收縮劑(如腎上腺素)造成的,實際上他們不是過敏反應。換氣過度,一種由于緊張引起的呼吸反應,病人對呼吸失去控制,并且伴有頭暈,眼花,以及周圍神經感覺異常(手指,腳趾,和嘴唇)。病人主訴皮膚騷癢,麻疹,皮疹或者水腫,說明確實發生了過敏反應。問題:當時進行了哪些治療?說明:如果病人能夠描述對反應的處理過程,評估者通常能夠確定反應發生的原因。注射藥物了嗎?如果注射了,那么注射了什么藥物?腎上腺素,抗組胺或者抗驚厥藥物?是否使用了芳香胺類藥物?是否吸氧?詳細準確地了解處理的細節能夠幫助進行準確的診斷。在處理過敏反應是主要使用三類藥物:血管收縮藥物(腎上腺素),抗組胺藥物(苯海拉明,撲爾敏),和皮質類固醇類藥物(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提及使用一種或者多種這些藥物增加了過敏反應發生的可能性。抗驚厥藥物,如安定,midazolam,戊巴比妥通過靜脈注射治療局部麻醉藥引起的癲癇,芳香胺類藥物用于治療暈厥,吸氧用于所有的反應治療。問題:在注射局部麻醉藥時,您采取什么體位?說明:給站立的病人注射局部麻醉藥極有可能引起精神反應(血管收縮性暈厥),這并不能夠排除發生另外反應的可能性,但是注射時病人采取仰臥位,發生血管收縮性暈厥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盡管在極特別的情況下可能發生意識喪失。在我對局部麻醉藥過敏反應進行評估的病例中,其中有一些病人進行了關節囊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這些病人在醫生的治療室,直立坐著,所以能夠看到整個治療過程-這個過程是很令人心亂的。為了能夠使這個過程更加耐受,利多卡因或者其他的局部麻醉藥應當與皮質類固醇類藥物混合注射。盡管如此,注射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利多卡因是極其不舒服的。許多病人在這個時候經歷了“過敏反應”。所以,推薦讓病人采取仰臥位,這樣在注射局部麻醉藥時,病人在精神上更放松些,從而更加能夠耐受。問題: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如何?說明:在注射局部麻醉藥的當時,是否發生了反應?大多數有關局部麻醉藥的不良反應發生在給藥當中,或者給藥之后即刻發生(幾秒鐘內)。暈厥,過度換氣,藥物過量,和(有時候)特異性反應最可能在注射當中或者注射后幾分鐘內引發,盡管癥狀有可能在后來出現。同時,盡量確定整個反應發生的時間。在病人離開診室之前有多長時間?反應發生之后是否繼續進行了口腔治療?如果確實繼續進行了口腔治療,說明反應可能很小,是非過敏反應。問題:當時需要醫生、護理人員,或者住院處理了嗎?說明: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說明反應是嚴重的,大多數精神上的反應被排除在外。問題:當時的局部麻醉藥是什么?說明:如病人確實對某種藥物過敏,那么他/她應當被告知過敏物質的確切名稱(通用名稱),許多有過敏史的人都配有醫療警示卡,注明敏感的物質名稱。但是,有些病人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是:“我對局部麻醉藥過敏”,或者“我對奴氟卡因(商品名稱,成份為普魯卡因)過敏”,或者“我對所有的‘卡因類’藥物過敏”。在59名聲稱對局部麻醉藥過敏的病人中,由54名能夠說出一種或多種產生過敏反應的局部麻醉藥的名稱,5名僅僅提到‘卡因類’藥物。奴氟卡因(商品名稱,成份為普魯卡因),和其他酯類局部麻醉藥目前在口腔治療中已經很少使用(在其他方面經常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酰胺類局部麻醉藥。但是,在世界范圍內仍然有許多病人在提到局部麻醉時,認為那是“注射奴氟卡因”。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許多老年病人某一次接受奴氟卡因作為局部麻醉藥,然后這個名稱就成了口腔粘膜注射的同義詞;其次,盡管大多數牙科醫生不再使用普魯卡因或者procaine-propoxycaine,許多牙科醫生在與病人交談時,用“奴氟卡因”代指局部麻醉藥。這樣,許多病人對問題的回答是:“我對奴氟卡因過敏”。如果某個病人這樣回答,并且確實在過去發生過不良反應,那么說明這個病人對酯類局部麻醉藥敏感,但是不一定說明對酰胺類局部麻醉藥敏感。總之,這個回答太籠統、太模糊,以至于得不出任何結論。問題:藥物治療的劑量如何?說明:這個提問的目的是確定反應是否與劑量相關,如同藥物過量反應。問題是,病人對細節知道的很少,很難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有關醫生則能夠提供很大的幫助。問題:局部麻醉藥中是否含有血管收縮劑,或者防腐劑?說明:血管收縮劑的存在提示有可能發生過量反應(相對或者絕對)。防腐劑,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或者亞硫酸鈉,的存在提示有可能是對防腐劑過敏,而不是對局部麻醉藥過敏。遺憾的是,絕大多數病人不能夠提供這方面的信息。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僅存在于局部麻醉藥的復方制劑中(和其他藥物),亞硫酸鹽存在于所有的含有血管收縮劑的局部麻醉藥。問題:事件發生時是否服用了其他藥物?說明:這個提問的目的是確定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或者是否其他藥物的不良反應。Reidenburg和Lowenthal在1968年報道“非藥物不良反應”,表明一些不良反應或者副反應,原來認為與用藥有關,但是發現在一些沒有用藥的人身上發生,也就是說,許多所謂的藥物不良反應只不過是偶然事件:過度勞累,急躁,惡心,頭暈,而與藥物無關。遺憾的是,似乎是一旦病人服用藥物,那么出現的癥狀都歸因于藥物不良反應,通常是“過敏反應”。問題:您能否提供當時治療醫生(牙科醫生,內科醫生或者醫院)的名字、地址和電話號碼?說明:如果有可能,能夠與不良反應的處置醫生交談是非常有用的,大多數情況下,這個人能夠提供病歷,并且能夠描述發生的詳細情況。如果不能夠聯系這個醫生,有必要咨詢病人的保健醫生。與病人和醫生的直接討論能夠提供大量有用信息,能夠幫助牙科醫生更加準確地確定發生反應的性質。會診和過敏測試在問診之后如果有關反應發生的原因存在任何疑問,都有必要進行會診,建議求助于醫生對局部麻醉要進行過敏反應測試。盡管目前尚無一種過敏反應測試是百分之百可靠,但是皮膚測試仍然是主要的方法。皮內注射是所有方法中最可靠的,給藥0.1ml測試液于病人的前臂,這種方法比皮膚測試敏感大約100倍。在這種情況下,局部麻醉藥中應不含有血管收縮劑和防腐劑。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如果要評價的話,應單獨進行測試。局部麻醉藥過敏研究試驗-皮內測試法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口腔學院應用了20年,研究的具體方法是:分別給藥0.1ml0.9%氯化鈉溶液,1%或2%利多卡因,3%甲哌卡因,和4%prilocaine,不含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亞硫酸鹽,或血管收縮劑;順利完成這一步測試后,通過骨膜浸潤口腔內注射上述一種局部麻醉藥于上頜骨左側或右側的前磨牙或后牙。這被稱為“口腔內激發測試”,通常能夠引起“過敏反應”:暈厥,出汗,和心悸。通過進行200多例局部麻醉藥過敏反應測試后,發現4例對對羥基苯甲酸過敏(1984年以前此方法包括對羥基苯甲酸過敏測試),未發現對酰胺類局部麻醉藥本身過敏。在皮內測試和口腔內測試中都發現了許多精神反應(昏厥,換氣過度,心悸)。任何熟悉方法和能夠完全處理可能程序的醫生都可以進行這樣的測試,并且能夠處理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必須提醒的是,皮膚測試并不是沒有危險,對于過敏病人,0.1ml的藥物就能夠立即引發嚴重的過敏反應,所以,在進行過敏試驗時,必須配備急救藥物、設備和人員。經過詳細深入問診,確認病人以前對于局部麻醉藥的反應不是過敏反應之后,才能夠進行皮內過敏試驗,試驗的目的是為了向病人確認這個事實。有一些病人進行皮內過敏試驗呈陰性反應,但是存有疑慮,稱:“牙科醫生口腔治療給藥的劑量要大”。這時可以進行“口腔內激發試驗”,目的是為了給予病人精神支持,以便安全進行口腔內局部麻醉給藥。在進行過敏試驗前必須簽署知情同意書,內容包括急性過敏反應,心跳停止,和死亡。在進行過敏試驗前開始持續的靜脈灌輸,同時配備急救藥物和設備。所謂的局部麻醉藥過敏反應存在時的口腔處置當對于局部麻醉藥的過敏史存有疑慮時,禁止使用局部麻醉藥,應假設存在過敏反應,只有完全能夠排除過敏的可能性才能夠使用這些局部麻醉藥。選擇性口腔治療需要局部麻醉藥的口腔治療須在全面評價病人的過敏反應完成之后進行,而不需要局部麻醉藥的口腔治療可以在評價過程中進行。緊急口腔治療更難處理的是口腔疼痛或者感染,而且是所謂“對局部麻醉藥過敏”的病人。通常情況下,病人是首次就診,需要拔牙、滅髓、或者膿腫的切除或導流,但是僅僅有病歷和“我對奴夫卡因過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通過問診判斷“過敏反應”似乎是精神反應,但是還有一些疑問不能夠確定,建議考慮以下幾步:緊急方法1對這種病人最實用的方法是不要進行任何損傷性口腔治療。緊急方法2使用全身麻醉藥代替局部麻醉藥。緊急方法3如果診室無全身麻醉藥,可以考慮使用抗組胺藥作為局部麻醉藥。緊急方法4可以考慮使用口腔電麻醉法,或者其他的非藥物麻醉方法,如催眠法等。對于確證過敏病人的處理對于確證對局部麻醉藥過敏的病人,根據過敏的特點不同,處理也有所不同。如果病人僅僅對酯類局部麻醉藥過敏,可以考慮使用酰胺類局部麻醉藥(要確認不含有對羥基苯甲酸類防腐劑,其與酯類局部麻醉藥的結構很接近),自從1984年1月以后,在美國生產的口腔制劑不再含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
2015-12-16 13: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