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女性患多種病,膽囊治療方法求指導
我母親62歲,去年8月份由于上腹疼痛被查出患有膽結石,輸了幾天液,癥狀緩解后,08年1月份由于總愛脹肚,右肋處不舒服又去醫院,被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胃炎、胃粘膜脫垂,肝內圓形小囊腫(做CT是0.4cm)吃了一個多月的藥后,脹肚的毛病倒沒了。詢問多家醫院,有說要切除膽囊的,有說先保守治療的,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求您看看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謝謝!!!注:多普勒顯示,膽囊內探及1至2個強回聲團,最大1.2×0.6cm,膽囊壁密度增高,壁厚0.8cm,邊緣尚清,膽總管內徑0.7cm,管壁增厚,膽囊大小正常。CT,顯示肝內圓形小囊腫0.4cm,查血各項指標正常(為排除肝癌的可能化驗的血)。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對于這位 62 歲女性的病情,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膽結石的大小和數量、膽囊炎的癥狀、胃炎和胃黏膜脫垂的情況、肝內囊腫的狀況以及患者的整體身體狀況等。 1. 膽結石情況:患者膽囊內有 1 至 2 個強回聲團,最大 1.2×0.6cm。膽結石可能導致膽囊炎癥、膽絞痛等。較小無癥狀的結石可先觀察,較大或引起癥狀的結石常需治療。 2. 膽囊炎癥狀:膽囊壁密度增高、壁厚 0.8cm 等提示膽囊炎。長期炎癥可能影響膽囊功能,保守治療無效時需考慮手術。 3. 胃炎與胃黏膜脫垂:這會影響消化功能,需藥物治療并注意飲食,常用藥物如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多潘立酮等。 4. 肝內小囊腫:目前 0.4cm 的肝內圓形小囊腫一般危害較小,定期復查監測其變化即可。 5. 患者整體狀況:包括年齡、基礎疾病、身體耐受能力等。若身體狀況較好,手術風險相對較低;反之,可能更傾向保守治療。 綜合考慮,治療方法的選擇應權衡利弊。保守治療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控制炎癥和癥狀等;手術治療則能徹底解決膽囊問題,但存在一定風險。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2025-01-16 04: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囊癌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或只有慢性膽囊炎的癥狀,早期診斷很有困難,一旦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包塊黃疸等病變已到晚期,其各種檢查亦出現異常。因此,對于膽囊區不適或疼痛的病人,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膽囊結石炎癥息肉者,應進行定期B超檢查以求早日明確診斷。當患者出現黃疸時,一般都到了膽囊癌的晚期。所以,平時人們要對膽囊癌做到早查早治療。膽囊癌并不是很可怕,目前膽囊癌手術已日趨成熟。如能加上含量在16%以上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的輔助治療,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同時誘導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對于早期癌癥患者來說,重新成為一個健康人是很有希望的。G6
2015-12-15 22: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膽結石病因:發病與飲食因素飲食習慣是影響膽石形成的主要因素,進食低纖維、高熱卡食物者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因為這類食物增加膽汁膽固醇飽和度。我國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膽囊結石發病已占膽石病的主要地位,且以膽固醇結石為主。膽結石治療:建議采用保膽取石技術,它是在膽功能良好的情況下,采用2到3厘米的小切口或腹腔鏡下用先進的網籃將結石取凈,經纖維膽道鏡掃查,膽囊內無結石殘留和出血,常規逐層關閉腹腔,皮膚用創可貼粘合,不需拆線,住院2-3天出院.醫生建議:1.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完全谷物等。2.限制膽固醇的攝取量。絕對不吃內臟、蛋黃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3.多補充維生素K,如:菠菜、花椰菜等都有豐富含量。4.禁食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馬鈴薯、甘薯、豆類、洋蔥、蘿卜、汽水飲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5.牛奶只限于飲用脫脂奶。6.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黃綠色蔬菜。7.烹調食物少用煎、炸,多采煮、燉、清蒸的方式。8.禁食脂肪含量多的高湯及美乃滋。9.口味盡量清淡,調味料應有所節制。10.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
2015-12-15 20: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